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全面推进改革、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把建设服务型政府确立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和方向,这非常正确、科学、重要。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有关精神,结合当前实际,笔者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处理好如下关系。
立足内部自觉与强化外部推动的关系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主体是各级政府自身,因此,如果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缺乏源于强烈责任感、使命感、忧患感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将不可能进行和实现。然而,由于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必然会涉及、触动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既有权力和利益,因而在这种情况下,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既需要立足政府自身自觉主动,也需要强化外部推动。
一要加强党的领导。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理所当然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领导核心。各级党委要对同级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工作进行思想动员引导、提出总体要求原则、加强总揽协调,以确保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工作顺利进行、取得成功。
二要加强人大监督。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重视和加强对同级政府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方面的进展和成效进行审议、评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指出、提醒、通报,并督促政府有关部门切实整改。
三要加强社会评议。由于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更好地服务、造福全社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因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如何推进和实施应该征求、听取全社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其成败得失应该由全社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评议。
建设服务型政府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系
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作为前提、途径和保证,离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工作无法进行和推进,其成果无法巩固和保持。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当前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要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二要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三要规范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四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五要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六要统筹各类机构设置,有效发挥党和国家各类机构职能作用。
建设服务型政府与健全长效机制的关系
建设服务型政府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政治上的动员、引导和要求,还必须以科学、合理、有力的长效机制来保障和推动。
一要建立健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政策体系。要制定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特别是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和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发展等公共服务体系方面,都应当制定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标准。要适应社会结构、社会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建立健全有效调节社会利益关系的机制和政策。与完善公共政策体系相适应,还要采取更有力的支持公共服务和社会发展的经济政策,包括产业政策、财政税收政策、投资融资政策、货币金融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价格政策等。同时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使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政策体系得以有效落实。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心得体会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服务型政府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