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渔港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xuecool-com或QQ:
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三、几点建议
(一)科学论证,合理布局,做好渔港规划。针对**市渔船多、台风强、港湾众、分布广的特点及渔船每年为防台避风东躲西藏损失巨大的现状,在渔港建设中首先根据各个港湾的自然特点,包括港池面积、水深、水流、航道、淤积等各种因素,结合渔船分布,在确保渔船能够安全避风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论证,合理规划好渔港建设布局,重点是规划好中心渔港的建设,造福当地渔民,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提高认识,加大投入,推进渔港建设。渔港作为一项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巨大而没有直接的经济回报,往往出现乡镇政府无钱投入,县级政府不想投入的情况。其实通过渔港建设和合理规划,渔港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提高对渔港建设的认识,摆脱渔港光投入无产出的思想,实行“工业反哺渔业,城市支持渔村”,加大投入,大力推进渔港的建设,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
(三)产业联动,协同发展,转变渔区经济增长方式。渔区经济一直都是一渔独大,捕捞兴则渔区兴,捕捞衰则渔区衰。渔民长年在海上,造成渔区二三产业极不发达。渔民消费要跑到其他集镇或到城市里去消费;转产渔民也由于文化素质不高,技能欠缺,当地就业岗位稀缺,往往转产不成重新下海。通过渔港特别是带动能力更强的中心渔港的建设,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合理布局二三产业,拉长产业链,逐步吸引外来资金投资建设包括渔民新区、渔需物资交易市场、渔船修造、水产加工、渔业休闲旅游、供油等,使渔区能够通过渔港这个载体,实现产业联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既可以解决渔民转产转业及其家属的就业,增加渔民收入,也可以使渔区经济能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完善功能,整体推进,实现渔区新农村建设。今后渔港特别是中心渔港的建设,应当改变过去传统的渔港和渔业的概念,而将渔港建设和渔区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渔港的集聚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为此在渔港建设过程中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规划。除了规划建设防波堤渔用码头等海上区域,解决渔船防台避风渔货装卸外,更要使渔港的规划进一步延伸到陆上,规划好临港水产品加工区、交易市场、供油区、商贸服务区、渔船修造区、综合加工区、休闲娱乐区、渔民新区、综合管理区等区块的配套设施建设,实现渔港的综合功能。二是理顺各种关系。以前渔业部门对渔港的建设和管理基本上停留在海上或岸线的一部分陆地,而渔港功能规划中的其他功能建设涉及到国土、城建、交通等部门,渔业部门很难协调,造成目前渔港与其他的配套设施建设不协调。今后渔港特别是中心渔港的建设,渔区各级政府要理顺体制,通盘考虑,完善渔港的功能,通过渔港建设使渔区的集镇建设经济发展整体推进,从而为渔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新渔村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调研报告某市渔港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2)在线全文阅读。
某市渔港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