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础,抓产业,点面结合、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对××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和思考
××镇党委书记 ××
(2006年12月20日)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面前,××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围绕化解“三农”发展瓶颈、实现农村经济社会既快又好发展这个课题,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作出了“强基础,抓产业,点面结合、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决策,积极主动地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和探索:
一、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放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思考、谋划、决策
××县是农业经济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农业县,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农民增收困难,成为阻碍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近年来,××县委、政府坚持“开放活县、产业立县、文化兴县”战略,提出县域经济发展扣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构想,紧紧围绕“重点发展×××××四大产业;巩固发展××××等产业;积极培育××××产业”的全县产业发展思路目标,提出了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四个基本思路:一是提出了“二产带一产、加工促种植”的思路,力争多途径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二是提出了“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的思路,着力建设有规模、有特色的农产品基地,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三是提出了“以文化旅游业发展拓展农业、农村发展空间”的思路,多途径促进特色农产品开发,多渠道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精神文明建设;四是提出了“以营销促农业”的思路,全面提升商贸流通行业的层次和水平,培育发展带农型、就业型、科技型、外向型和特色型民营企业。全县初步形成了以×××××为主业的农村经济发展格局,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二、固本强基,夯实发展基础
强基础就是打牢农田、水利、交通等基础,加大农村改水、改电、改路、庭院建设、沼气建设等力度,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在具体实践中,××县以大力实施沼气化县建设为突破口,促进农村改水、改厕、电网改造、道路建设、村庄绿化、庭院建设等系列工程。工作中,积极争取省、市级资金配套,从200×年起,全县每年筹集××万元以上资金,以××元/口的扶持标准,以每年不低于××口的推广速度,力争苦战三年,新建沼气××万口,使全县农村户用沼气累计达××万户,占全县××万户农户的××%以上。目前,全县沼气普及率已达××%,有效带动了农村种养殖业的发展,逐步改善了村容村貌,促进了乡风文明。
强基础还要强化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培育团结全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为此××县建立了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四项基本制度:一是建立党代表年度活动制度,以每年每人××元的标准支持县党代表正常开展活动;二是建立基层老党员生活补助制度,每年安排××万元经费对全县60周岁以上、党龄在10年以上的农村党员和居住在社区享受低保的困难党员给予生活补助;三是建立特困党员救助制度,每年安排××万元补助特困党员;四是建立基层党支部活动保障制度,每年以不低于××元的标准,对全县××个村、××个社区党支部提供教育培训资金支持;从200×年起每年筹集××万的资金,保障四项制度的落实,从而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县还积极探索以“支部+协会”形式,增强基础组织活力,带动农村产业建设。目前,全县共建立产业发展协会××个,吸纳会员××人,带动农户××户。
强基础还要抓实农村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县把创建文明村主题活动与加快农村发展的奋斗目标一起部署,一起抓落实。从建立领导责任制入手,促成了工作有人管、措施有人抓、问题有人解决的良好局面。从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入手,广泛开展思想、文化、科技、卫生等寓教于乐的活动,促进了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从制定实施《村规民约》入手,努力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脏乱差”等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整顿乱堆乱放,清理垃圾死角,大力整治村容村貌。从加强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入手,以“平安××”创建为载体,加强了综合整治力度,封建迷信、打架斗殴、聚众赌博等歪风得到遏制。从民主选举村两委班子入手,发扬基层民主,坚持和完善村务公开等制度,形成民主管理的浓厚氛围。从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入手,动员多方面力量参与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建设。
三、抓产业,增强发展后劲
结合实际,抓产业就是全力抓好特色产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支撑。抓产业还要发展优势产业,以工哺农,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全县按照“盘活大资源、引进大企业、培育大产业”的工作思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产业升级,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为新农村建设注入强大的活力。×产业: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初步实现了与外来大企业的“强强联合”,着力培育了×××××等有较强竞争实力的龙头企业集团。全县××面积突破××万亩,年生产能力由原来不足×吨跃升到×余吨。×业:按照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稳步有序地推进改革,年生产能力达××吨。××:抓住××被列为国际××示范基地的机遇,围绕面积和产量连年翻番的目标,集全县之力,加强设施建设,强化技术力量,狠抓落实,推动发展。×业:坚持面向市场、龙头带动、依靠科技、做强做大的原则,总产值突破×亿元。×产业:充分发挥××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大力实施××开发项目。×业:以加快企业技术改造、资产重组和集团化进程为重点,通过扩大规模、加强技改、推动发展,年生产能力突破×万吨。
四、点面结合,稳步推进
点面结合、稳步推进就是以试点村示范工程建设为突破口,营造声势、全面推进。目前,全县批准确定了首批××个项目试点村,县财政已分批安排××万元资金启动200×年村容村貌整治工程项目,项目建设总投资××万元,由县级补助××万元、乡镇自筹××万元、村集体自筹××万元、群众投工投料××万元、争取其他资金××万元。项目建设依托现有条件,涉及了道路硬化、 “一池三改”、建设垃圾集中处理点和厕所、架设自来水管道、村内绿化亮化、房屋改造、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民族文化保护等群众要求最急迫、收益最直接和农村环境改善最明显的方方面面。
点面结合、稳步推进还要通过扶贫资金、信贷资金等资金拉动和产业带动,逐步扩大新农村建设的履盖面,着力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科技和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重点工作。全县在200×年整村推进项目实施期内,顺利完成××个村的项目建设,完成整村推进项目投资××万元,各级各部门集中力量完成房屋修缮及庭院改造××户、“五小”水利工程××件、人畜饮水工程××件、村组道路建设××件、入户通电工程××件;完成特色种植业开发××亩,扶持××户农户发展猪牛养殖××头,完成沼气、猪厩、厕所“三结合”建设××口,开展科技培训××期××人次,项目覆盖的××个自然村××人,人均种养殖业可净增收××元。
五、存在的主要困难和对策思考
经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建设较快较好的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工作中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全县经济总量小,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产业支柱不明显,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不力;基础设施滞后,结构调整乏力,减缓了农民增收步伐。
针对以上问题和困难,在今后的工作中,新农村建设还应该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扎扎实实抓好以下工作:
(一)继续抓好思想观念的转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因循守旧无出路,解放思想天地宽。近年来,××县通过以思想观念的转变推动实际工作,以实际工作的突破和成绩求得更高层次的思想统一和观念更新,使“观念就是财富、思路决定出路”的思想深入人心。实践证明,只有用新观念引领新实践,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一切实际出发,突破传统、打破常规,营造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才能加快全县新农村建设步伐。在今后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应该强化三种观念:一是强化敢想敢干,开拓创新的观念。怕这怕那,畏首畏尾,加快农村发展将无从谈起;二是强化“跳起来摘桃子”的观念。分析形势、制定目标、研究对策,都必须超常规思维,高标准、严要求,自加压力。循规蹈距,保守行事,应付了事,加快农村发展则成空话;三是强化独树一帜、争创一流的竞争观念。不前不后中间走,左顾右盼随大流,加快农村发展无疑是纸上谈兵。
(二)坚持统一规划、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原则,突出抓好重点区域、抓实重点工作。立足实际,新农村建设应根据城镇坝区、公路沿线、边远山区不同区域特点,继续分批确定试点村,通过在试点村抓基础,兴产业,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以发展农村经济为核心,全县一盘棋,规划、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以优势产业的发展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坚持把大力实施沼气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以每年不少于××口的速度,加速推进,从而带动农村改厕、改水、改路和庭院建设,带动种养殖业的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民风、民俗的转变,实现农村健康文明。加快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每年每个乡(镇)改造建设一个合格卫生室,推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加快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制度建设,不断实现农村民主管理。
(三)努力探索工业反哺农业的有效途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牢固树立“工业强县”的理念,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结合“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努力建成一批竞争优势强的特色行业群体、一批竞争力较强的龙头企业、一批成长性较好的特色企业,着力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切实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四)抓好文化和社会事业建设,以构建和谐××统领新农村建设。立足××文化品牌优势,以打造××新形象为核心,以建设××文化窗口城市为重点,打造“××××”品牌。不断做强做大文化旅游经济,同时,以建设“平安××”为载体,统筹兼顾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诸因素,妥善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努力构建和谐××。
(五)抓好党的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保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次党代会精神,着力提高全县各族干部谋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能力;全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继续实施好“××”工程和“××”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各级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德才兼备、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心得体会对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和思考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