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时期国有困难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
第一、企业实行党政分开,明确各自职责,互相监督。
改革以来,企业为了更好的发展,减少不必要的互相肘制,我们在国有企业领导体制上实行了党政一肩挑的改革做法,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我们设想应从体制和制度上两方面根除这个困扰发展的难点。
1.从体制上来看,我们设想企业的党委书记能否由国有控股集团公司或党的直属机关委员会选派,保留原有的行政关系,待遇和所在企业的厂长(经理)同等(由企业承担),明确他们各自的职责范围,主要行使企业党的建设、监督企业的经营行为、参与企业的一些重大决策、审计企业的财务过程的权力。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有效地监督厂长(经理)过分膨胀的个人权力,来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正确行使监督权还可以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和战斗力,真正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实现党管干部原则的贯彻执行。
2.从制度上规范党委书记及企业基层党组织的行为。为了正确发挥企业党组织的作用,防止出现新的肘制和两张网的现象,我们还可以从制度上加以规范,把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的个人行为转变为上级党委或党组织的组织行为,严格防止以个人行为来代替组织行为的做法。除召开基层党组织代表会议以外,还必须定期向其选派机关的党组织汇报企业的工作,以组织的决议来行使个人的行为,从而真正实现企业党政分开,互相监督,又不互相肘制,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强大的组织基础。
第二、企业党建要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政治核心作用是国有企业党组织的一个重要特点。如何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我们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党的建设包括党的各项工作,都应紧紧围绕着企业的实际,要与企业的命运联系起来,多关注企业的发展战略,把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和现时关怀放在企业发展前景中来考察,企业党建工作的目标就是企业发展的目标,二者目标一致,休戚相关。成功的企业发展战略,不仅会给企业带来长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出色的党建工作也会塑造出广大职工共同的群体信念,这种富有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的群体信念会产生强大的驱动力,使企业党的建设和企业发展共同走向辉煌。
另外,企业党的建设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要求,在企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根据党的任务的要求,确定不同时期的党建工作重点,把党建工作的重点与企业经济工作重点结合起来,形成一股力量,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这样既不脱离工作实际,又能与企业发展的现状相结合;既不偏离党建工作的方向,切实执行党管干部的原则,又能指导企业合法地经营生产;既能多视角地根据市场变化改进企业党建工作,又能不断促使企业发展,从而创新理论,推动实践。
第三、要强化企业基层党组织的教育功能。
教育、管理和监督是党的基层组织的三大重要工作职责,其中,教育是基础,是前提,教育工作真正抓好了,管理和监督才可能建立在一个比较实在和比较高的起点上。
一是重视教育的责任问题,即增强基层组织承担教育职责的责任意识。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党的基层组织,对所属党员和干部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责任感,从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重在教育的要求出发,构建起集提醒、告诫、警示、批评等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防御、抵御工作系统。同时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对党的各级组织的“一把手”,一定要有切实可行的,同时也是严格和严厉的责任履行状况评估及责任失职追究的有效办法·;措施。使他们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二是强化教育的组织功能,提高企业党组织履行教育职责的能力水平。如果企业党的组织对党员干部不能体现“组织”的特点,而仅局限于某个领导,或“一把手”打招呼,或交由个人“好自为之”,那么这种组织的弱化,必然会导致“组织意识”的淡化和“党内个人主义”的膨胀,会带来工作的严重失职和重大损失。因此党的各级组织,要切实强化教育的组织行为意识,把对党员干部的教育抓在手中,丝毫不放松。要努力营造厌恶、憎恨和谴责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的环境和氛围,教育党员和干部自觉筑起思想领域的钢铁长城,树立起反腐败斗争的信心,树立起对党的信心、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信心。要积极地拓展教育的发展空间,在包括警示教育在内的一系列活动中,不仅要注重思想作风、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的建设,而且也要注重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教育,同时要注重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的教育,切实有效地做到管好人,教育好人。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调研报告困难企业党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