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农村文化建设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文化水平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水平,文化建设也会反过来影响经济的发展。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和经济相结合,通过文化带动经济发展,特色文化进农村,可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修养,转变农民观念,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提高农民科学技术水平。农村文化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方面。搞好农村文化工作,对于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在全社会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途径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繁荣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农村文化建设领域涉及面广泛,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社会文化事业也将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抓好农村文化建设。
1、强化责任,树立公共文化服务观念是发展农村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各级各部门应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先进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和重视农村文化工作,切实负起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责任来,不断增强建设农村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前,应特别强调我们经常提到的“四个纳入”,即: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经费要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文化部门应积极主动地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与支持,认真探索管理农村文化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注意运用各种工作机制和管理手段,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要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观念,抓住基本阵地、队伍、活动内容和方式这几个中心环节,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固定阵地与流动阵地相结合的网络体系,加强专兼结合的工作队伍建设,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不断创新农村文化服务内容、方式和手段,争取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基层文化单位的活力明显增强,文化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文化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城市的问题逐步解决,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和农村文化建设面貌得到改善。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教学农村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和途径初探(3)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