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八角场反承包实验任务。使用的钻机是GY-I型,合同要求井深要达到100米。此次任务是物探公司首次涉及100米深的微测井,担任此次实验任务的就是范德雄。
实验井有两口,合同要求是在两天内完成。第一口井打得比较顺利,就在大家还没来得及高兴的时候第二口井打到20米时遇到大裂缝开始卡钻和漏井,偏偏此时钻头又断,水源却在几百米以下的山脚,挑水上来显然供应不上,在50米左右的地方有一个大钻的回水池,然而回水池的水质太差,如果用,会污染环境,不用会影响施工进度。时间一分分逼近,大伙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怎么办?究竟是用回水池的水?还是另想办法?” “老外重的是质量,不会对环保太在意,用了没问题。” 大伙开始有了争议,也把这一难题交经了范组长,到底是保进度还是保环境?关键时刻,范德雄当机立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质量才是根本,信誉才是第一。” 大家一起又想办法,在公司老总的帮助下,212队急调一套水泵和柴油机,采取梯级供水法一级一级将几百米山下的水抽到山上,并采用膨胀土堵漏,终于解决了难题,在规定时间优质完成了任务,赢得了美国柏灵顿公司质量监督人员的赞赏。
圆满解决这次施工中出现的难题,他想的更多了,思考的也更深入了。
迎接挑战,知难而进
2005年,212队承担了温泉井构造西端二维地震详查项目任务。这块工区地形起伏大,地质构造复杂,出工前他就与各机长作好了施工计划和施工进度安排,加大了对职工、民工的培训力度和培训时间。然而,在他们真正到达工地后才发现现实比他们预先估计的还要严峻:
由于岩层坚硬,一口井打坏好几个钻头;由于山势高陡,植被茂密,一口井要搬好几天;由于钻机维修人才缺乏,坏设备不能及时维修,耽误了施工进度;由于工区困难,民工走了一批又一批。
面对重重困难,面对工期的临近,面对机长们已熬红的双眼,作为大机长,他更是心急如焚!他深知,大伙的信心受到了打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时,他拨通书记的电话,把他的想法和心中的委屈给书记说了。书记给他说的话他还清楚地记得:你是党员!也是钻井组的主心骨!你要带好头!这次任务的确艰巨,你要记住,你不仅是一名党员,而且你代表的是我们212队的全体党员!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渡不过的河!如果还有什么困难,就及时反映回来,队上会随时帮你们解决。
他知道考验他的时刻到了,现在最需要的不是什么豪言壮语,而是如何用实际行动带领大家走出低谷!
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渡不过的河!靠着这种信念,他再一次选择了实干:钻头不好打,通过与队领导商量,用金刚石钻头取代普通钻头;搬家难,就增加人手;行路难,就请村民带路,自己修路;修理人员少,他就亲自动手,通过手把手的教,一对一的帮,带动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就这样,困难出现一个,就想办法解决一个。在小范的带动下,全组士气高涨,群情激昂,再一次形成了你追他赶的生产新高潮,按预定工期优质安全地完成了钻井施工任务。
努力创造新业绩
“用实际行动助推广安模式!”在广安项目施工中,范德雄揣着领导的鼓励,带着共产党员的责任,怀着必胜的信心在一代伟人故里披挂上阵了。
“项目任务时间紧、工作量大、要求高”“钻井进度不尽人意”“要用我们的炮声贺中秋佳节”来自各方的压力让范德雄不能有丝毫懈怠。以前一个工区最多三、四十台钻机,现在要确保90多台钻机的合理调配,正常运行,材料供给及技术指导,另一方面还要保证钻井质量、进度。范德雄白天上工地,晚上统计钻井数据和井位分配情况,常常在电脑前一坐到深夜,心里想的是如何提高钻井质量与效率,脑子里装的全是井位、数据和钻机零件: 6机场36线12个井位今天完钻,明天转至38线3505.5井,与32机场汇合分头突击38线大号端;15机场要配送20个钻头;43机场需送2桶油料……。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先进事迹劳模先进事迹(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