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着力加强功能建设和环境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
建设节约型社会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经济和环境共同发展,实现双赢。因此,从城市建设方面看,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加强功能建设和环境建设,全力打造“楼在绿中,城在林中,人在花中”的科技新城美好蓝图。为此,应着力加强功能建设和环境建设。
首先要加强环境建设。就是要以政府生态环保目标责任制为抓手、以ISO14000国家示范区深化为契机、以环境污染专项整治为载体,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实施“五大战略”的重要方面,作为构建“和谐33”的重要内容,作为打造“平安滨江”的重要保障,扎扎实实地推进生态建设与环境污染整治工作,努力促进我区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最大化的原则,积极推动建筑建材、机械五金、精细化工等传统骨干产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促进其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减少废物的产生和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其次,要针对村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缺的现状,着力加强了以下几方面的功能建设。一是加强地下管网建设和地下空间的功能开发。自2001年起对地下各类弱电管线实行共同管沟技术,有效的降低了社会总投资,避免了地下空间的浪费;二是加快推进城市和区域集中供水设施及管网改造;三是加快推进城乡污水、垃圾处置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大力发展城乡公共交通;五是深入推进城市生态建设,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努力改善生态环境。通过以上几方面功能建设提高区域公共服务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并向浙赣铁路北区块延伸、拓展和覆盖,避免功能过度集中造成资源浪费。
四、突出重点,积极推行建筑节能
推广和应用建筑节能技术、材料,可以缓解能源资源的紧张局面,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减轻环境污染。因此,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刻不容缓。作为正在建设中的新城区,我们要认真贯彻省《关于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确定高新区的建筑节能示范项目和面积,与区内施工企业和进区施工企业签订建筑节能工作考核责任书,开展全区建筑节能专项检查。结合实际,基础设施项目要从设计、招投标、施工等多个环节推行节能环保技术成果和产品,如在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严格要求建筑外墙按照国家有关节能建筑的要求实施,并且严格控制玻璃幕墙作为外墙时的技术标准,房屋建筑工程中全面采用多孔砖而禁用实心粘土砖,推广加气砼、节能保温等新型材料应用,最大限度发挥建设主管部门在推广建筑节能技术、降低建筑能耗等方面的作用,目前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可持续发展和造福我们子孙后代及人类的基本要求和保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中国发展的紧迫任务,更是作为国家级高新区的紧迫任务。由于存在环境、土地、资金、人才等各种资源的制约,实现“构筑天堂硅谷,建设科技新城”的目标,加快建设节约型高新区,我们必须把握城乡建设的方向和重点,进一步完善规划,推进城乡一体化,健全覆盖全区的规划体系,注重城市规划和产业规划的衔接,科学布局城市空间,实现做城市和做产业的完美结合;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科学合理供给用地,整合土地资源,拓展用地空间,推进征地拆迁,依法管理土地;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改善城市环境面貌,加强生态区建设,巩固ISO14000国家示范区建设成果,完善市政、绿化养护、环卫保洁等市场化运作机制;进一步推行政务信息化,加快政务管理、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和建设系统的诚信建设。
总之,要通过全面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实现我区城乡一体化、经济与环境同步、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成为节约型社会的示范区。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调研报告建设局建设节约型社会调研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