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化程度不高。我乡共有442户农户已经安装固定电话,有5户农户拥有电脑,丁埠头3户,溪下路2户,5户全是通过固定宽带上网的。还有18个自然村279户反映不能通有线广播。有线只有5个自然村和329户农户能够通达有线电视,分别只占总数的17%和38%。目前为止,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到还没有一个村开通,村文化活动室和健身点基本没有,农村文化娱乐生活极其缺乏,农村信息化建设缓慢,农网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交通和通讯不畅。全乡8个自然村虽然都通上了康庄大道,但6个村没有既不通公交车,又不通社会营运车辆,交通极不方便。另外除了8个行政村通上大路了,其余较偏远的自然村还是只通山路,自然村间道路通达率较差。村民进城甚至到乡政府所在地都很不方便。移动信号只有公路沿线的三个村有,手机使用率较低,群众沟通交流有所不便。
三、发展思路和几点建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就我乡实际情况而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前思路可理解为:努力推进和实现我乡的农业产业化、农民知识化、村乡文明化和保障社会化。
农业产业化:当前,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是第一位。而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如加大对马加坑村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引导和支持,实现家庭经营和联合组织经营的优势互补。努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接机制,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努力在二、三产业上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知识化: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大对农民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和免费的实用技术培训,让他们能掌握一项致富的技术,加大对外出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和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加强对农民应该掌握的经营管理知识的教育,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村乡文明化:积极推进农村的“四改”(改环境、改容貌、改卫生、改观念),加大对农村公路、农电网、电视网、电话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改善镇村环境;编修村镇规划,推进现代化村镇建设,改变农村面貌。采取推行农村饮水改造、发展户用沼气、实行人畜分离和垃圾集中处理等措施,改善农村卫生状况;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农民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保护的意识,树立良好的文明乡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和谐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保障社会化: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医疗保险,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探索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
管理民主化:引导农民积极参加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活动。全面实行村干部“直选”和村支部“两推一选”制度,完善“一事一议”、村务公开、民主监督等制度,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调研报告乡镇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