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健全制度、加强管理。为改变以往那种自发、无序粗放型草场流转现状,应在草场流转工作中,结合实际,加快建立相配套的制度,不断规范流转行为。制定统一的草场流转合同,通过司法部门对流转合同进行公证,消除因亲戚、朋友之间私下流转而引发纠纷造成的经济损失;设立草场信息公开栏,公布待流转草场和需求草场的数量、区位、类别等信息;对集体草场实行公开竞拍,避免承包中的暗箱操作,提高草场流转的透明度。试点乡(镇)应建立健全草场流转档案管理制度,规范申请、登记、备案、监管等相关手续的办理程序,确定专人负责草场流转的资料搜集、档案管理等工作。
(四)加强宣传、广泛动员。草场流转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只有广泛宣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引导农牧民积极参与,才能有所突破。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二是采取进村入户的方式深入细致地做好农牧民的思想工作,把草场流转的优越性向农牧民讲清楚、讲透彻,帮助农牧民了解草场流转的好处和必要性,转变思想观念,积极主动进行草场流转。三是积极学习和借鉴其他地区草场流转的成功经验。
三、草场流转工作需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草场流转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农牧民的切身利益,工作必须细致入微,既要尊重经济规律,又要按照政策法规办事。
(一)做好草场流转工作,必须以稳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尊重和保护农牧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为前提。稳定和完善草场承包关系,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是保障农牧民权益、促进农牧业发展、保持农牧区稳定的制度基础。草场流转一定要注意掌握政策界限,认真落实土地和草场承包政策;一定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正确处理政府引导与农牧民自愿的关系,尊重农牧民的意愿,不搞行政命令,坚持有偿、依法、规范、有序、合理地进行草场流转;一定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损伤群众利益。
(二)做好草场流转工作,必须具备相应条件。一是农牧民自身要有要求。一方面有经营能力的大户愿意承包草场,另一方面农牧民愿意把自己的草场承包出去。二是草场流转不能侵犯农牧民的利益,确保农牧民既得利益不受损失。三是承包大户、养殖能手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既要有经营能力,更要确保牧民草场流转费的兑现。四是草场流转后的富余劳动力,要有条件、有能力从事二三产业。
(三)做好草场流转工作,必须科学合理地确定草场流转价格。只有确定合理的草场流转价格,才能实现双赢。确定草场流转价格,既要确保承包草场农牧民的利益,又要保证养殖能手和大户通过规模养殖实现增收,使双方都能从草场流转中受益。既要防止农牧民因为参与草场流转的大户多了就随意抬高流转费,也要防止养殖大户压级压价,损害农牧民的承包利益。
(四)做好草场流转工作,必须符合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求。草场流转后必须按照“压粮、增经、扩草”的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大力发展高标准的饲草料基地,积极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科学养殖和动物疫病防治技术等,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全面提升草场的投入产出效益,加快促进农牧民增收。
(五)做好草场流转工作,必须解决好与大市场对接问题。草场流转后,产品有了规模,就应及早解决与大市场对接的问题。注意保护养殖大户的积极性,加快农牧区经纪人队伍、畜牧合作组织建设,积极建立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及时向养殖大户提供市场信息,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对于草场流转后,转移出去的农牧民,应积极组织他们从事二、三产业。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调研报告关于草场流转与农牧民增收的思考(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