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服务大局,改进审判工作作风
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为大局服务,是我们必须回答好的重要的现实课题,也是对法院工作的考验。法院工作要以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为根本,把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重点,从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具体事情做起,努力把群众最关心的事办成群众最满意的事。当前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一是办案的速度、效率和质量问题;二是执行难的问题;三是对群众的服务态度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好了,人民群众才满意,人民法院的社会公信度和满意度才能提升。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顺应形势,切实转变工作角色和思维模式,要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作为人民法院的根本任务,把符合广大群众需求和意愿作为基本标准,把群众的满意率作为法院审判作风建设的目标,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强化服务意识,尽心竭力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工作中要大力提倡和推行窗口部门着装上岗、挂牌上岗、微笑服务;对来信来访、控告申诉,要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做到事事有交待,件件有着落;开展“四声”、“四心”活动,即“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事情办完有回声”,“接待群众热心、听取群众反映细心、解答群众疑难问题耐心、帮助群众解决问题诚心”,要时时处处都能保持严谨的作风和良好的形象。
五、强化管理,规范执法形象
执法作风是执法者素质和能力的外在表现,是人民群众及社会各界对执法行为的评价标准,直接关系到人民法院执法形象的好坏。群众对执法者有意见,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执法行为不够规范,执法作风不够端正。转变执法作风,是树立良好执法形象的前提。
我院队伍建设的实践证明,用制度引导人、规范人是确保严格执法、文明办案的有力措施。因此,我们要结合实际,努力把日常动态管理纳入机制运作的轨道,形成系统规范的管理机制,规范引导干警的言行。
一是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体系。本着符合上级要求,简便管用的原则,健全和完善立案、审判、执行、保障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做到办事有规、行为有据。
二是健全和完善考评机制。以健全和完善岗位责任制、量化考核制、主审法官考核制为重点,落实岗位目标责任制,做到定岗定责,量化管理,动态考评,严格奖惩,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
三是健全和完善竞争激励机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完善二级领导班子竞争上岗、一般干警双向选择和轮岗制度,增强内部活力,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四是加强监督制约。对内,实行院长亲自抓、党组成员合力抓、政治处和纪检监察部门具体抓的内部监督机制,坚持一岗双责,严格落实责任制,着重对干警的娱乐圈、生活圈和社交圈加强监督管理,并坚持常抓不懈。对外,坚持和完善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制度,聘请执法执纪监督员,定期征求他们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研究落实措施,确保干警思想上牢固树立遵章守纪意识,自觉遵守各项禁令,规范执法形象。
六、树立典型,强化宣传力度
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院务公开工作,让群众了解人民法院的工作职能,把人民法院的执法活动置于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广泛监督之下,以公开促公正,防止权力滥用。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执法为民、公正执法、爱岗敬业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打击犯罪、惩治腐败、维护人民权益、服务大局的显著成果。通过宣传,扩大知名度,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人民法院“公正、廉洁、文明、高效”的形象。
七、加强监督,促使权力正确行使
抓好队伍的纪律作风建设,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教育是基础,制度是根本,监督是重点。要通过加强监督,促使立案、审判、执行等权力的正确行使。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交流材料浅谈法院队伍建设(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