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先进集体事迹(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xuecool-com或QQ:
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㈢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办案程序,实现从“人管人”到“制度管人”的彻底转变。支队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执法办案程序,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一是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分片包干负责制,辖区内劳动保障监察分片管理示意图上墙,监察员按照要求分工,对各自管片单位的基本情况做到“五清楚”,即对劳动用工情况要清楚、单位性质要清楚、单位具体位置要清楚、法人代表要清楚、联系方式要清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台帐记录,将各用工单位基本情况基础数据录入微机,实行动态分类管理。二是建立健全首席办案监察员制度。为了增强劳动保障监察员责任意识,促进劳动保障执法监察水平的提高,避免处理案件中过程中出现互相推诿现象,使案件能够得到及时、快捷处理,要求从立案、调查取证、结案等方面由首席办案监察员全程负责,并直接对办案质量负责。一旦出现了行政复议,可以更直接、更方便地找到引发行政复议的原因。三是制定和完善监督机制,规范执法行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执法性质决定了廉政建设必须长抓不懈,支队以社会监督为重点,严格考核制度,全力推行执法责任追究制,层层落实责任,建立全方位的监督制约机制,构筑拒腐防变的防线,面向社会公开监督电话,设立监督信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办案规程、工作规范、监察员准则等各项工作制度上墙透明化,建立了劳动保障监察员仪容风纪管理制度和政务公开承诺制,避免了“人情案、关系案”,的发生。盟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成立至今,在执法过程中从未出现过“吃、拿、卡、要”等违法违纪现象,也从未发生过因劳动保障问题集体越级上访事件,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盟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加强建设 构建优质、高效“服务型”单位
加强队伍的建设,是推进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根本。*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在抓队伍建设时,突出强化队员服务观念的转变、服务意识的增强,全力构建“服务型”劳动保障窗口服务单位。具体措施为:
(一)、夯实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基础建设。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丰富劳动保障监察手段,适应新时期劳动保障监察工作需要,*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在主管局的大力支持下,经多方努力,克服财力紧张困难,统一配置相应办案工具和车辆。2002年通过积极与编制管理部门协调,增加了专项编制,通过面向社会公开考试,择优选拔录用了一批高素质的专职劳动保障监察员,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名兼职监察员的作用,形成了一支年轻有为,朝气蓬勃,富有战斗力的劳动保障监察队伍。2005年经请示有关部门,由“*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更名为“*劳动保障监察支队”,进一步规范了机构和名称,理顺了各级劳动保障监察队伍业务关系,极大地方便了工作的开展。实现了机构、编制、人员、场地、设备五到位。
(二)转变服务观念,优化服务方式,构建“服务型”劳动保障窗口单位。*劳动保障监察支队从抓办劳动保障监察窗口形象建设入手,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切实做到三个转变和突破:
1.从单纯执法向管理与服务并举转变。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中强调“严格执法,文明服务”,积极为广大劳动者和用工单位提供优质、高效、快捷服务。劳动用工年检是定期检查和了解用工单位用工行为的关键措施。2005年*劳动保障监察支队结合历年工作实际,经过反复论证,对多年一贯实行的已不符合新形势需要的年检内容进行认真调整,使之内容更详实,更符合时代要求,同时改变以往坐等用工单位上门的被动工作方式,推行主动上门到用工单位进行年检工作方式,按照用工单位性质分系统开展年检工作,为用工单位提供劳动法律法规咨询服务,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此举在自治区尚属先例,打破了十几年常规不变的作法,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从源头上杜绝了劳动违法案件的发生,受到用工单位的一致好评。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先进事迹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先进集体事迹(2)在线全文阅读。
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先进集体事迹(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