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现在公司股东有《公司法》作保障,企业经营管理层有《企业法》作保障,企业工会有《工会法》作保障,而企业党组织按照党章、《公司法》和《企业法》的规定,只能起“保证监督”作用,只有“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权力。那么,既然经济工作是党的中心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企业党组织只能“参与”呢?这岂不是把企业党组织和企业工会组织的定位等同了、甚至还不如了吗?难怪有的职工风趣地说:“跟着行政干拿奖金,跟着工会干有福利,跟着党组织干做贡献”。
再次,有的同志提出,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一样,应该讲两句话:即“有位才有为,有为才有位”。其“位”是前提,其“为”是条件。如果只讲“政治领导”而不讲“经济领导”,就容易形成“政治”与“经济”两张皮,就容易回到“空头政治”的老路上。这是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在国有企业更为重要。
对于上述问题认识和理解上的不到位,直接影响了企业党组织的“作为”,“管多了怕越位,管少了怕失职“,使党组织在企业里坐在了一个尴尬的位置上,扮演了一个难扮的角色。
原因之三:收入差距拉大,分配不公的问题日益凸现,既影响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又影响了企业党组织的威信。
就整个社会而言,实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后,20年的实践证明是成功的,有一部分人确实富起来了。但是,不能否认这样一个事实:一些老老实实、辛辛苦苦做工的工人并没有真正富起来,他们当中大部分人已解决了温饱问题而还有一部分人的生活却仍然相当困难。这些该富起来的人们没有富起来,倒是有一些搞歪门邪道的人先富起来了。据第四次全国职工队伍调查数据反映,有46%的职工认为当前社会收入分配差距很大,有44.4%人认为差距较大。这就是职工群众为什么不满意的一个重要根源。这是其一。
其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比如同一个人同一样工作(司机)在不同的行业,其收入水平相差几倍。特别是处在垄断地位的行业和部门人员收入偏高,而许多职工尤其是困难企业停产息工和下岗职工收入太低,因此产生了非常不平衡的心理,严重地影响了其工作的积极性。
其三:即使在同一类企业里,由于工资外收入的不同,也存在着收入差距过于悬殊的现象,有的人花天酒地,有的人等米下锅,而处于“保证”地位的企业党组织却不能给予保证,因为党组织不参与奖金福利等待遇的分配;有的企业领导人“吃、喝、抽、娱、行”的所谓“职务消费”无度,而处在“监督”地位的企业党组织则难以监督,因为对直接领导的监督难上难。这些致使职工产生了埋怨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党组织的威信。
原因之四:企业党组织的工作不到位,影响了自身的战斗力。
一是领导干部的职责不到位。现在企业党组织的领导干部中兼职者居多,专职者少。从兼职者看,有相当不少的人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就是说,把精力都放在了解决企业生存发展的“物”的工作方面,这并没有错;但是忽视或放松了对人的教育管理,这就不能不说是个严重的缺陷了。可见,兼职干部职务一肩挑了,但并没有真正负起“双责”。从专职者看,由于手中一无权,二无钱,说话无人听,办事无人跟,工作有相当难度。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可以佐证“宁给厂长跑断腿,不给书记倒杯水”。这反映出了党务干部的地位之所在。
二是执行规章制度不到位。有的企业存在着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情况,而有的企业虽然制定了较为规范的制度,但在落实上大打折扣,执行不到位。有的仍在奉行“你有政策,我有对策”的做法;有的还存在着“人治”的现象。例如在党内监督工作方面,就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要监督、不让监督、不敢监督、不能监督和不便监督的问题。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调研报告加强企业党组织感应力的调查与思考(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