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强化措施,努力开创水行政执法工作新局面
全市水行政执法工作的思路已经明晰,目标已经确定,关键是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市、县两级水利部门及其执法机构,一定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开创水行政执法工作新局面。
(一)加强领导。加强水行政执法,对内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对外需要赢得社会方方面面的理解与支持,只有内外结合形成良好的氛围,才能产生推动水行政执法工作的合力。市县两级水利部门,都要把水行政执法作为全局性、战略性工作,放在与水利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水利行政管理是水利部门的法定职能,也可以说是永恒的职能,最能体现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特征和权威性,并且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必将不断强化。因此,市县两级水利部门,尤其是主要领导,要从战略和全局出发,并用长远发展的眼光,充分认识抓好水行政执法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水行政执法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切实摆上重要位置。要积极主动地向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以及有关专门机关汇报水行政执法工作,邀请各有关部门对水行政执法工作进行指导、专项检查和评议,进一步赢得重视、关心和支持。同时要加强与横向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减少矛盾,增进合作,争得理解和共赢。要密切与新闻媒体的沟通与合作,大力宣传水行政执法取得的成效,展示水行政执法对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保障作用。还要妥善对待、处理社会及舆论对水行政执法的意见和建议,创造水行政执法与社会各界、管理相对人增进了解、赢得支持的和谐局面。
(二)提高素质。水行政执法工作效果的好坏,关键在队伍。只有建立起一支作风正、业务精、纪律严的水行政执法队伍,才能在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才能完成好水行政执法任务。一是严格把好人员准入关。坚持公开招聘、考核录用、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的原则,吸收一批优秀人才进入水行政执法队伍。二是制定近期和远期的人才开发和培养规划。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法制培训、业务培训、廉政教育和考核考试,全面提高水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三是严格规范执法行为。要建立公开、公平、透明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水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责任追究和稽查制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侵权要赔偿,确保权力与责任相统一,督促执法人员廉洁自律、秉公执法和办事高效。
(三)提升能力。以深入贯彻《水土保持法》,全面提高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为目标,全面开展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配套法规体系,做到水土保持法实施细则、方案审批、监督检查、设施验收等规定“四完善”;进一步增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履行职责能力,实现试点县机构、人员、办公场所、工作经费、执法装备“五到位”;进一步规范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实现方案审批、监督检查、设施验收、规费征收、案件查处工作“五规范”;进一步健全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制度,做到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下级履行职责情况的督察制度、重大水土流失案件、事件报告制度、水土保持技术服务单位管理制度、廉政建设制度、社会监督制度“五健全”;进一步落实“三同时”制度,提高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申报率、实施率和验收率,其中试点县申报率达到90%以上,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率达到80%以上,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率达到70%以上。市、非试点县申报率达到80%以上,实施率达到70%以上,验收率达到60%以上。
(四)增加投入。据调查,目前全市还有近一半的水行政执法机构缺乏必需的装备,近70%的地方缺少办案、办公和培训的经费,直接影响了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执法水平的提高。为此,一方面要加大对执法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配备必要的执法用车和摄像、录音、电脑等办案工具,省水利厅即将实施2010-2015年水政监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分批实施,用5-6年时间将市、县水政监察队伍装备一遍。市、县也要增加投入,尽快改变装备缺乏、手段落后的被动局面。另一方面,要增加执法办案、人员培训的等业务经费,确保执法工作有效正常运行。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年终工作总结2024年全市水利行政执法工作总结(4)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