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文化创新。在继续巩固和提升"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大力培育国土资源文化,通过开展"党员先锋岗"、"廉政文化日"、"流动红旗竞赛"等活动,着力营造一种"用先进的理念统帅人,用高雅的文化陶冶人,用规范的制度约束人,用健全的机制塑造人"的良好氛围。
3、服务创新。按照简政放权,便民利民的原则,对所有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全面清理。按照审批事项减到位,环节缩到位,收费降到位的标准,进一步优化了无缝衔接、全程闭合的工作流程,切实做到"一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条龙"管理,"一户口"查询。
二、存在问题
1、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受国家投资拉动内需的影响,地方政府领导期望值进一步加大,加快发展、加大供地的愿望更加迫切,耕地保护任务更加艰巨,我们面临的压力更为突出;
2、国土资源利用较为粗放,闲置、浪费现象仍然存在,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偏低;
3、违法用地势头虽有遏制,但形势依然严峻,涉地信访居高不下,土地执法监察任务艰巨;
4、在土地管理由无序到有序、由无偿到有偿的过程中,历史遗留问题和矛盾逐渐凸显,已经给我们的一些工作带来被动,处理难度加大;
5、队伍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相对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思想观念、管理方式、工作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三、2010年工作思路
2010年,国土资源管理各项工作要求高,任务重,我们将紧紧围绕全年工作任务,按照"守土有责、护土有方、动土有据、用土有益"的要求,规范管理,增效提速,充分发挥国土资源服务扩大内需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加强资源保护和监管,大力推进节约集约利用,积极破解资源瓶颈和发展制约,为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坚持服务大局,保障科学发展。一是积极争取用地指标,保障重点项目。面对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严峻形势,继续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集中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积极向上争取单独选址、点供项目。二是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用足用活规划修编的各项政策,在坚持集约用地的同时,将有限的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合理分解,确保重点建设项目及必需的镇、村各类建设的用地需求。
(二)坚持精细管理,搞好项目建设。一是以"基本农田标准化、基础工作规范化、保护责任社会化、监督管理信息化"为目标,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载体,大力加强店埠省级、马连庄青岛市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二是坚持规模化实施,市场化管理,抓好青岛市级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工作,争取上级资金2000万元以上,开发整理土地5000亩以上。
(三)坚持政策引导,推进节约集约。一是完善建设用地全程跟踪管理,加强对征地、供地、批后的管理力度,完善批后跟踪管理的详细内容及跟踪管理的登记检查制度。二是加大对闲置土地清理的处置力度,对清查出的问题,本着"统一政策、依法清理、限期开发、促进发展"的原则,依照土地出让合同和有关法律法规的政策规定妥善处理。三是建立系统内部整体联动机制,通过土地巡查等手段定期对建设用地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督促土地使用者严格按规定条件使用土地。
(四)坚持手段创新,提高服务效能。一是加快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建立和优化电子政务平台,加快建设国土资源局域网,完成国土资源业务内网建设,实现与各国土所的全部联网。二是建立文化体系,提升品牌形象。深入挖掘"阳光国土"品牌内涵,建立集理念、制度、法规、流程为一体的完整的"阳光国土"品牌工作规范,提升机关的软实力。三是实行服务回访,加强外部监督。采用电话回访、信件回复、上门回访、网上回访等形式,与服务对象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进行联系沟通,了解服务对象对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倾听社会各界对国土资源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将意见和建议进行全局通报,落实责任单位进行整改。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年终工作总结2024年市国土局年终工作总结(3)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