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知识竞赛参考材料
1、三个代表的内涵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三个代表”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答: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知智力支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根本目的,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3、“三个代表”体现了什么的统一?
答:“三个代表”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了党的建设与党的任务的统一,党的先进性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统一。
4、“三个代表”深化了对哪些规律的认识?
答: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重要的理论创新。
5、“三个代表”形成了历史根据是什么?
答:对党成立以来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据。
6、“三个代表”形成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答: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7、“三个代表”形成的实践基础是什么?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8、“三个代表”形成的现实依据是什么?
答: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9、“三个代表”的精髓是什么?
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党的先进性。
11、“三个代表”的主题是什么?
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发展。
12、“三个代表”的本质是什么?
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执政为民。
13、马克思主义认为什么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什么是最终决定力量?
答: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4、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封建社会是什么时间?
答: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5、最早提出“振兴中华”口号的是什么时间?由谁提出?
答:孙中山1894年提出的“振兴中华”的口号。
16、决定马克思主义政党盛衰兴亡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答:能否既坚持改革又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决定马克思主义政党盛衰兴亡的根本问题。
17、党长期执政的根本是什么?
答: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党长期执政的根本。
18、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是什么?
答: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就是党用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认识论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19、创新的含义是什么?
答:创新是指人们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全部领域中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既包括理论创新,也包括实践创新。
20、创新有哪特征?
答:一是突破性的发现。二是革命性的变革。三是综合性的创造。四是飞跃性的发展。
21、创新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答 :创新思维是创新的基本前提。
22、创新的主体和源泉是什么?
答:群众是创新的主体,实践是创新的源泉。
23、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辩证关系是什么?
答: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是辩证统一的。解放思想是统一思想的重要前提;统一思想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解放思想可以促进统一思想,统一思想又能进一步推动思想解放。
24、江泽民提出的“三个解放出来”是什么?
答: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汇报材料党员知识竞赛参考材料及答案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