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务必在齐抓共管上下功夫。基层规范化管理不单是教育部门的工作,而是全局性的重要工作,要在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做到以教育部门为主,各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确保基层规范化管理工作有效开展。为了确保实现征管规范这一核心内容,进一步强化基层征管工作,要加大基层征管部门的责任力度,发挥基层主管领导以及征管法规科室人员的主导作用,让他们积极参与,认真组织,发现和解决基层征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在深化基层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切实加强人事、教育、监察、征管、信息中心等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协调联动,积极研究探索把领导班子建设、组织体系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管理基础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融入基层规范化管理的方式和方法,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全面落实基层规范化管理的各项任务。
(三)务必在结合实际制定标准上下功夫。根据地税工作发展不断修订规范化管理的内容和标准,是基层建设有效的工作方法。各基层单位关于规范化管理考评标准是根据省局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市地税工作实际制定的。从总体上看,符合我市地税事业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对全市地税基层规范化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但是,省局《考评细则》出台后,地税机构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机构设置和岗位职责都有了不同的调整和变化。现行《考评细则》未能明确划分全职能税务所、基层稽查局、征收计会科以及管理科的考核内容和标准;在一些硬件建设、日常管理方面的规定刚性过强,没有充分考虑城乡差别的具体情况,有些要求难以落实,容易使基层同志产生抵触情况,使考核流于形式。另外省局修订了《税收业务规程》,推广使用了征管软件,规范了办税程序,规定了办税时限,因此《考评细则》应根据规程、征管软件和微机使用等内容进行补充和修订,增强考核的针对性。为此应明确牵头单位,组织有关部门,深入基层进行细致地调查研究,根据地税工作实际进行修订完善。
(四)务必在严格日常管理,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基层规范化管理考评细则》是我市地税系统基层规范化上水平的基础,要提高我市基层规范化管理工作水平,必须要把《考评细则》落到实处。《考评细则》能不能得到落实,基层规范化管理工作能不能上水平,关键在管理者,在管理者的工作责任心,即关键在基层税务机关的领导和各税务所长的决心和责任心。因此,各级领导,特别是基层局领导和所长,不但要在宏观上重视规范化管理工作,而且要在具体工作中把带头执行规范化管理的规定,严格按规范化管理的要求谋划工作、开展工作。特别是在管理中,要真正发挥“怕得罪人就不当官”的精神,敢于负责,敢于严格按制度,按标准开展管理工作。
实现基层规范化管理是一个长期工作目标,需要做大量艰苦的工作。把《考评细则》落实到位,不仅需要不断完善其内容和要求,还需要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就当时来说,一是要摆正《考评细则》位置,把《考评细则》考核纳入全年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要保持《考评细则》考核的完整性,将目标考核中与《考评细则》考核重复、抵触的内容修订或精简。二是要处理好《考评细则》年终考核与随机考核的关系,把日常考核与年终集中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考核结果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一个单位规范管理的水平,避免一次考核决定全年成绩的现象。三是要建立起日常督导制度。省、市、县三级税务机关,应当建立日常督导制度,把加强日常督导作为重视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体现。通过深入调研,帮助基层单位找出规范化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指导其研究制定整改措施,促进其管理工作上水平。
(五)务必在提高规范化管理科技含量上下功夫。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税收征管和行政管理制度,大力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强化以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管理手段;要按照依法治税、依法行政、科学管理的基本要求,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提高系统行政管理水平。规范化管理是一门发展的科学,需要不断吸收、借鉴、利用其他学科的成果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作为我们地税系统基础规范化管理,更应该学习吸收其他单位的经验,利用现有条件,提高管理的科技含量。目前我市部分基层局已经有利用内部网络开展规范化管理的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各单位应充分认识到在信息化技术保障下开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把规范化和信息化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规范化和信息化齐头并进,为规范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经济执法部门,我们应当积极支持、鼓励各单位从地税工作特点出发,从现有硬件设备出发,研究探索新的、更有效的管理方法,从而使整个地税系统的基层规范化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调研报告关于对基层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思考(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