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新体制变化,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和村级医疗机构管理,我们的建议和设想是:
一是充分认识发展壮大卫生院力量的意义和作用,明确功能定位。建立和完善县、乡、村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在这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中,乡镇卫生院是“枢纽”。它以公共卫生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并承担辖区内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多年以来,由于人们对乡镇卫生院功能定位认识偏差,甚至把它当作生产性企业来运营,以致造成对卫生院投入少、工作条件差、卫技人员流失多的难以生存的局面。我们认为,要加快乡镇卫生院建设,改变目前的状况,首先要进一步明确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转变观念,加大投入,切实把乡镇卫生院工作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充分发挥其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中的枢纽作用,实现“常见病不出乡镇”的目标。
二是制定相应倾斜政策,支持卫生院发展。(1)政府和财政部门要在财力上增加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应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妥善安排用于卫生院建设的资金用于设备购置、人才进修和基础设施的完善等。如今年加快人民医院和石塘卫生院的迁建,积极实施崇头、大湾、沙铺、云坛卫生院扩建,改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2)针对乡镇卫生院留不住人的问题,应由政府每年拨一定的专项经费,解决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的保险、工资待遇等基本问题,解除其后顾之忧,使其能安心全力投入工作,稳定卫生队伍,使其留得住、干得好。(3)针对卫生院人才短缺现象,政府部门应制定并出台相应倾斜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卫生人才,充实基层卫生院人员队伍,提高其整体素质水平。(4)加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充分发挥县级医院的龙头作用,实行对口支援,定向培训等方式,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切实提高农村卫技人员业务水平,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力上新水平。
三是改革管理体制,完善经营方式。(1)进一步深化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积极探索和完善现行体制下符合各乡镇实际的卫生院运行模式,加大行政协调力度,充分运用现行政策,以当前十二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开展为契机,积极争取县政府增加投入,真正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的卫生管理体制。(2)认真做好乡镇卫生院长的选聘工作。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把那些懂管理、素质高、有事业心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卫生院院长的岗位上。开展对乡镇卫生院院长的管理培训不断提高乡镇卫生院院长的管理水平。同时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院长的管理和民主监督,实行院长目标责任制,对不称职的乡镇卫生院院长及时予以解聘。(3)深化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引进竞争制度,建立新的用人制度。对专业技术职称进行评、聘分开,竞争上岗,实施全员聘用制,鼓励人员合理流动。在分配制度上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向一线、专业技术、高风险岗位倾斜,真正做到调动全院的积极性。(4)大力推行农村社区服务和新农合医疗制度。随着社会经济不断进步,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基本改善,卫生院要加快发展就必须改变原有的经营机制和服务模式,应当改变原来的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大力推进集医疗、预防、康复、健康教育等于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并将其作为深化农村卫生改革、激发医院活力,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作为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一剂良方。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调研报告卫生局关于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