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建设资金筹集难度大。我县大部分试点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生活不富裕,开展新农村建设难度大,部分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存在“等靠要”的想法,不善于创新筹集资金措施,不愿去联系县直单位,企业共同建设新农村,不积极发展生产寻求新农村建设内生动力。
3、结对共建作用不明显。部分共建单位和企业思想上不重视,有的认为搞新农村建设我们不懂,是外行,如果联系的试点村有事主动找我们,就帮一下,我们也不主动下去,落个轻松;也有的认为,建设新农村是试点村和乡镇的事,搞共建只不过是县委政府大造声势的一种形式,没自己什么事;还有的认为,共建帮扶无利益可谈,既费精力,又费钱,我们不做;有一部分单位和企业被找上门来就承诺出钱出物,过后不积极兑现。
4、村民理事会职能履行不到位。在开展新农村建设中,很多试点村都成立了村民理事会和五老协会,但在运作过程中不规范,如理事会的成员往往是由村小组组长或村支书直接指定,而不是通过村民大会选举产生。开展工作时,经常是由村小组长或村支书代替民理事会执行权力,村民理事会无自主权,村民理事会成了摆设。
5、“城中村”建设和县城基础建设缺乏有机配套。“城中村”在新农村建设时遇到以下问题:一是“城中村”下陈、小溪两村地势低洼,村里的下水道无法利用县城排污系统排污,导致下雨天水浸房屋。二是“城中村”洋湾村在建设中,村里自来水管破裂,自来水供水网瘫痪。
四、几点建议
1、统一广大干群思想。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和主线,以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建设农村现代文明为重要内容,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为基本原则的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让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在全县农村家喻户晓,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上来,把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形成全县上下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2、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有序整合部门资金,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和利用计划、财政、农业、扶贫、交通、民政等部门的优势,将相关涉农资金集中起来捆绑管理和使用,实行综合配套、重点投入;充分发挥和调动农民主体作用,通过农民自筹资金和找与本村有关联名人、能人募捐,解决一部分建设资金;实行市场运作,把村集体资源通过公开拍卖、承包加以开发利用,获得收益用于新农村建设;依靠共建单位、企业在资金物力上的支持,解决资金短缺困难。
3、加大共建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引导各行各业的人才、智力和资金资源流向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共建单位和企业一定要严格按照县委、政府文件精神,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并指定专人负责,指导和帮助试点村进行村庄规划、村庄整治、生产发展以及制订村规民约、完善村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参与试点建设的全过程。
4、发挥理事会作用。积极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鼓励和支持理事会,自主决策,自主建设,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始终把相信农民,依靠农民放在首位,维护和实现农民的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使农民在决策,投入、实施等方面成为主体,让农民自觉、自愿、自力更生地建设自己的家园。
5、促进“城中村”建设与县城基础建设有机配套。在制定“城中村”规划时,要严格执行城市总体规划,“城中村”的基础建设必须与县城基础建设有机配套,比如试点村的供水、供电必须融入县城的供水、供电系统,试点村下水道一定要通过县城排水系统排污,县城规划改造设计时也必须把“城中村”考虑进来,避免重复拆建。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调研报告XX县2024年新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报告(3)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