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样的评价机制,有了这样的社会心理,我们的教育说到底还是一种应试教育。国内的孩子埋头苦读、考试,是他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吗?不是!一个考上北大清华的孩子与一个考上一般学校的孩子相比,并非是前者比后者掌握的知识更多,而是他在考试中的竞争力更强。
一个人总要面对他所生存的时代。如果生于乱世,他基本是无书可读;而今天,年轻一代则是不仅有书读,而且有读不完的书。比孩子们大一辈的人生在一个无书可读的时代,他们很羡慕有书读,所以,他们觉得有书读比没书读总要好得多。在当今时代,孩子们其实面临着这样的矛盾:他们要读的书实在太多,他们的知识看上去很丰富,但实际上又很不丰富,因为他们的知识是填鸭式的。所以,我们的孩子是课本知识(还不能说是书本知识)丰富,而实践能力、创造精神相对不足。
一些教育界的人士,他们有很多好的思路、好的观念。但是,这些都实现不了。为什么呢?因为它没有生存的土壤,有哪一个家长愿意用孩子的青春与未来去冒这个险呢?
再回过头来想问题,面对孩子那些读不完的书,家长自然无法解脱,但还是要把心态放平和些。家长还是应该让自己的孩子尽自己最大努力去读书,不一定把目标定得太高,上北大清华的人数毕竟很少,同时也不要破罐子破摔,让孩子尽可能去苦中作乐好了。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心得体会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心得体会(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