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强化职责、加大投入。进一步强化区、乡镇两级政府职责,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严格落实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农村薄弱学校的发展。建立高效、便捷的经费拨付渠道,统筹安排使用经费。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助学。
3.要大力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提升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服务教育教学的水平,让农村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乡镇师资水平。
1.实行乡镇教师优先配置,及时调整编制,统筹解决乡镇教师年龄结构偏大、补充不足等问题。着重解决乡镇学校英语、信息技术及音、体、美等专业教师短缺的问题。调整中小学教师学科结构,逐步满足各个学校对专业教师的需求。
2.加强乡镇教师的培养培训,从政策、经费等方面对乡镇教师培养培训给予大力支持,深入开展“城市支援乡镇、强校支援薄弱校”活动,通过组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带动乡镇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3.不断提高乡镇教师待遇。设立乡镇教师津贴,从职称评聘、评优选模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三)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乡镇教育质量。
1.要牢固树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全体干部教师都要把教书育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上,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发展智力,还要培养高尚的品质、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人格。
2.乡镇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保证课程计划的落实,开齐开足开好课程,不挤占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和社会实践等课时。
3.乡镇学校要克服办学条件相对落后带来的困难和问题,要在深化教育内涵发展,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上下功夫,想招法。要以质量为中心,挖掘特有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特色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强化学校管理,推动教育的科学发展。
1.加强对乡镇教育干部的培养培训,建立城乡教育干部定期交流制度,尽可能多的为乡镇学校领导学习先进地区、学校的管理经验创造条件。
2.深化教育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和教学指导体系,完善教师聘任制、教职工职级制、校长职级制和教育干部选拔任用等制度。
3.做好各级各类学校领导班子配备工作,注重校长的选拔和培养,不断打造教育管理品牌,引领学校健康发展。
统筹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和评价观,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师资水平、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推动全区教育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调研报告统筹教育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4)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