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长江隧道工程由于创新了政府投资的新模式,成功地吸引了30个亿的社会资金,整个项目从策划到开工,市财政没有消耗一块钱,为市政府节省了千万元以上的前期费用和数亿元的资本金投入,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引起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的关注和重视。财科所研究员韩凤琴同志专题调研并撰写了《项目法人招标——政府投资领域的制度创新及政策建议》一文。南京长江隧道项目法人招标的组织方法和工作经验,被国家发改委投资司领导评价为:“在推进政府投资改革的过程中,南京市为全国探索出一条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新路径,南京市发改委要认真总结经验,向全国逐步推广”。南京市委办公厅专题进行了总结。2004年—2006年,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前期办公室连续三年被中共南京市委授予“完成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有功单位”。
敢于挑战世界级工程项目管理难题
南京长江隧道工程是一个具有世界级水准的越江工程。在长江上建设15米超大直径盾构工程,江底埋深深度达到-60米,穿越段地质结构复杂,现有水下工程建设标准和规范难以涵盖。钱维同志作为高级项目管理师,高度重视项目建设管理的难度,全力以赴帮助长江隧道公司迎接世界级难题的挑战。在工程建设之初就提出了“强强联合严把设计质量第一关”,由设计中标单位铁四院进行工程设计,力邀上海隧道院承担设计咨询和施工图纸审查。经过反复沟通和协调,上海隧道院接受了南京长江隧道办的建议,在三年的设计咨询中提出书面咨询意见1000条以上,95%以上被铁四院采纳。钱维同志的创造性建议有效地保障了工程设计质量,为工程建设风险防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南京长江隧道作为国家重点工程,采用全世界超大直径的盾构设备,盾构直径位列世界第二。钱维同志作为工程关键技术研究的负责人之一,和中铁十四局、长江隧道公司、上海超级计算中心的同志们一道,利用超级计算机的超级计算功能,采用三维数值仿真技术模拟盾构机在各种复杂因素下的真实掘进过程,将盾构机掘进在计算机里进行一次“彩排”,尤其是对盾构机始发、穿越江堤、穿越江中浅覆土层等施工难点提供优化比选方案。该课题不仅加深了对工程领域各种问题本质的理解,达到整合国内更高层次技术资源和先进手段优化工程设计、完善施工方案、提升建设管理水平的目的,还形成了以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为平台,以企业为主体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制,培育出盾构工程对接世界舞台的国家级龙头企业和人才队伍。钱维同志在长江隧道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大贡献,得到了院士和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为政府投资体制改革闯出新路
钱维同志善于学习,不断进取。近几年来,发表了多篇学术专题文章和专著。其中,论文《公共基础设施特许经营合约与风险治理研究》发表在《中国工程科学》期刊上。由钱维同志主持的《政府投资领域推行项目法人招标制的理论与实践》课题作为社会科学类软课题成果,2005年经江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评审,鉴定为省级科技成果:该研究成果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独到见解,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该成果符合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方向,对政府投资新机制的建立具有导向作用。2004年在全省重大项目会上作经验介绍;2005年在全省发改委主任会上作专题报告。课题研究成果已被省发改委转化为制度建设的要求,纳入正在起草制定的《江苏省建设项目法人招标暂行规定》,列入江苏省2006年立法计划。课题研究成果被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和云南昆明市消化引进,成功应用在投资10亿元的第十届全国残运会主体育场馆项目法人招标上,取得了良好效果。2006年,钱维同志所著《政府投资体制的制度创新——项目法人制》,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京文作序,序中评价:“此书从制度创新着手,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指导意义,是探索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的创新性成果”。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事迹材料市发改委市级机关十佳共产党员标兵事迹材料(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