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党建 构建和谐镇村(3)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xuecool-com或QQ:
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四、创新农村党组织设置,夯实镇村和谐发展的组织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镇村需要坚强的组织保证。长期以来,农村党组织的设置,多以行政村组和居住区域来确定,形成了乡镇建党委、村建党支部、村民小组建党小组的格局。但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和村民小组集体经济的壮大,农村群众离开土地到私营企业、三资企业工作或者从事个体经营、自主经营的越来越多,原有的这种设置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原有的党组织设置模式,使党组织联系这类党员增加了困难,群众对党组织的依靠也逐渐弱化。特别是对于外出打工的青年和年龄老化的老党员,村党组织往往与他们缺乏有效的、直接的沟通,无法掌握他们的思想情况,也很难对他们进行宣传组织等方面的服务。为此,构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党组织新体系势在力行,亟待创新。
近年来,我区针对自身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实际需求,在有一定条件基础的小金口镇、江南街道积极探索出适当增加组织层次,延伸党组织链条,完善管理和服务网络的组织设置新模式。通过把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把村民党小组升格为党支部,在各村民小组细分为若干个党小组或成立行业协会党支部、老年人党支部、妇女党支部等方式,使党组织的设置呈现多元化、属地化、人性化的特点。这样不仅增加了党组织的覆盖面和教育的针对性,而且消除了管理的盲点,有效地增强了管理教育的活力,密切了党群干群的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这一新举措得到了基层党员干部的普遍欢迎。经过总结,我们称这一做法为党组织科学设置,党员归类属地化管理的新模式。我们构建和谐镇村,要创新党组织设置,根据不同类型的党组织、区分不同的特点和功能科学合理的确定各个类型党支部的工作职能、管理办法、教育活动方式,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加以完善,真正形成内容与形式相统一、职能与地位相协调、各司其职、管教结合、寓教寓乐、作用突出、运转顺畅、协调和谐的党建工作新格局;要加强党员管理,对骨干党员要加强功能管理,突出模范带动作用。对流动党员要加强信息管理,突出管好管活。对落后党员要加强党纪教育管理,突出整改和净化。对文盲党员要突出基本技能、基本知识的学习培训。对干部党员要加强党性政治教育。对失业党员要加强帮扶管理,突出再就业的培训和推荐。对老龄党员要加强健康娱乐管理,突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特点。这样,针对不同特征满足不同的需求,有效地解决党组织的活力不强问题,使党员的先进性在不同的岗位、 不同的群体都能得到较好的发挥,都能为构建和谐镇村作出不同的贡献。实践证明,凡是基层党组织有活力,管理教育到位,组织设置管理网络健全的地方,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就强,就能得到群众的信赖和拥护,村里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就会和谐健康发展。反之,党组织设置不科学,党员教育管理不到位,党组织和村干部缺乏驾驭力,难以正确反映各阶层的意见、建议,难以把握和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和矛盾,就不能够为构建和谐镇村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在新形势下,赋予我们各级党组织的神圣使命,更是基层党组织提升执政力的集中体现。我们要以“小金口经验”的完善深化为总抓手,以《议事规则》的推广落实为总要求,以帮村富民工作为首要任务,以党组织科学设置与党员的有效管理为手段,切实巩固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使构建和谐镇村成为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共同奋斗目标。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心得体会加强基层党建 构建和谐镇村(3)在线全文阅读。
加强基层党建 构建和谐镇村(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