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灿同志进村后总是用诚恳的态度用心地解决实际问题。多年的农村工作经验告诉他:村民中各种思想问题往往与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不解决实际问题,思想问题也难以有效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往往是影响改革发展的症结所在,也是工作的薄弱环节。抓住这些问题迎难而上,集中力量加以解决,对稳定群众情绪,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凡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因此,为了充分调动村民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热情,他特别注重对困难户的帮扶工作,组织村社干部将那些生活困难、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登记造册,动员村社干部和党员挂钩帮扶促引导,从资金、劳力上帮助解决困难。为使石柱村生产发展,他凭着多年积累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和市场信息预测等为村民做好细致周到的农业技术服务、致富信息服务和政策、法律咨询服务;为了切实解决农民“看病贵”的问题,他和村干部一道挨家挨户宣传动员, 积极组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组织 ,目前该村农民“参合率”达到 %,占全镇21个村的第一位;在2006年遭遇5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面前,廖灿同志始终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白天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户抗旱保苗促增收,夜晚不是和其他村干部一道上渠道组织放抗旱水就是到农户家中拉家常,协助村民制定增产增收措施。高度的事业心,总会迸发出超人的智慧,他旺盛的工作精力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感染着所有的人,始终用“忠诚”二字与村民交流, “老廖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总觉得在村里要为老百姓干点什么,心里才踏实。”这是石柱村党员干部群众对他的评价。
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推进,与农村基层班子的素质和能力密切相关。廖灿同志带着党委和三秀党总支的嘱托,把加强村两委班子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从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入手,以构建“三位一体”党建工作新格局为突破口,打造一个团结务实的村班子。一方面为了改变党员活动室简陋破旧的现状,经多方筹措资金,建立、完善了党员活动室、争取了党员远程教育电视机、电脑等电教设备。通过开展“党员先进行教育活动”,党员干部加强了学习,提高了自身政治素质、文化水平和依法治村能力,树立了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另一方面从关系农民切身利益做起,做到取信于民。在工作上实行“阳光下”作业方式,变“一言堂”为“多言堂”工作方法,做到小事有沟通,大事会上定,村内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焦点问题均由党员会、村民代表会讨论决定,并在公开栏中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村干部围着群众“转”,事事有人管、有人问,村中的大事小情公开透明了,群众心气顺了,上访的没有了。村“两委”班子有了凝聚力,群众有了向心力,干部、党员、群众拧成一股绳发展经济。
按照围绕市场抓特色,围绕特色上项目,围绕项目求发展的思路,廖灿和村干部一道结合村情实际,努力培植新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民技能技术培训,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形成了“粮、经、牧”三足鼎立,“种、养、加”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有力的推进了新农村建设进程。他以抓好典型带动,炒热群众激情的工作思路,一是发展特色农业,向品牌要效益。大力调整了农业种植结构,发展了蘑菇、芦笋、蔬菜等特色产品生产。其中,商品蔬菜全村达 亩,形成了远近闻名的商品菜生产基地,蘑菇、芦笋全村达 亩,为村民开辟了新的致富增长点。二是发展养猪生产,向规模要效益。充分依托肖春秀、肖林生猪养殖场,大力推广科学饲养技术,新建标准化圈舍 平方米,发展年饲养量达5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 个,年饲养量达100头以上的养猪基地1个。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廖灿同志就是这样,心系新农村建设痴情不改,情牵新农村建设无怨无悔,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真心、真情、实干的工作激情描绘着新农村建设的壮丽诗篇。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事迹材料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挥洒激情(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