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关于非淹没区村民的要求与对策
1、**水库建成后,非淹没区的道路、供电线路和程控电话线路全部被切断。村民要求要将工程复建好,保证能继续通路、通电、通程控电话。对策是:其一,修一条环库公路,作为主干道。非淹没区各村、组的道路采取村民投工、指挥部补贴的办法接通;其二,供电电杆淹没处用水下电缆接通;其三,最好用水下电缆接通程控电话,也可用小灵通代替程控电话。
2、非淹没区的个别农户和村组,如果解决“三通”的费用大大超过搬迁的费用,可以考虑迁出。这样,既可以节省开支,又可以方便群众,让他们走出大山去求发展。
七、关于教育和卫生工作
1、教育。拆除现有的中小学校舍,利用拆下来的有用材料在乡政府所在地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全部在学校寄宿,一至三年级每10名学生设一名保育员,三至五年级每班设两名保育员。保育员可在富余教师中安排一部分,也可由每个村选送一部分。在该校上学的学生,如属移民户(除外迁的)可半免或全免代收部分的学费。以后逐步创造条件实现免费义务教育。
2、卫生。争取卫生部门的支持,筹建一所综合型医院。在现卫生院的基础上增添医疗设备,购置一艘救护船和一艘水上出诊艇,方便群众治病。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办好村卫生室。医院聘用一名当地草药郎中,充分利用当地草药资源防病、治病。
八、关于后靠的问题
少数不愿外迁的移民,如果有固定收入,或有一定的种养技术的,应当允许他们后靠。但是,若无法自行解决吃饭问题,而要依赖政府或山地资源生存的,不能后靠的,应动员他们迁出。
九、关于库区的开发
**水库建成后,江口、桃坑两乡原有的资源和新增的小岛、水面资源,为库区的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1、利用淹没区的小岛,发展特种养殖业,如养蛇、养野猪等。在小岛上养这些动物,既安全,又可供游人观赏,还能让这些动物回归大自然去自由自在地生长、繁殖。
2、利用宽阔、平静的水面和良好的气候环境,引进国家或省级水上运动队来此集训,让水库成为训练基地、比赛场地。
3、利用库内淹没的垄沟发展渔业生产,放养冷水鱼类。
4、利用山地的草料资源,发展牛、羊、鹿、獭、兔的养殖。
5、利用水面和山地景观发展旅游业。
6、在工业园区筹建竹木制品深加工企业。如江口、桃杭现有的竹拉丝厂,只生产半成品,若能将这些半成品加工成牙签、餐签、医用棉签、竹帘、竹垫、竹席等,其经济效益将会成倍甚至上十倍地增长。
还可以利用山上的小灌木、树蔸、树根、竹蔸、竹根等加工成盆景、根雕。
十、关于如何做好移民工作
做好移民工作,有以下几点建设:
1、做好宣传工作,要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可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水库建设的意义和移民工作的政策。
2、抓好带头人。村组干部、党员、退休干部职工、在职职工的家属,如属移民户,应毫无条件地带头。
3、做移民发动工作,要坚持正面引导 ,做过细的工作,来不得行政命令。当然对那些顽固的钉子户则应通过法律程序,强行迁出。
以上意见不一定正确,有的可能与党的政策相悖。仅供参考。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调研报告某水库移民工作的思考(3)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