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切实出以公心。无私才能无畏,不讳方敢直言。在封建社会的旧中国,确有不少忠臣良将因向皇帝直言进谏,冒犯了“龙颜”被罢官、治罪,甚至被处以极刑。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虽然没有那种冒犯“龙颜”的危险,但由于提不同意见被领导误解,甚至给个人的成长进步造成不利影响的个别事例还是存在的。因此,机关干部一定要祛除私心,出以公心,敢于直言。一是防止和克服对个人利益患得患失的思想,坚持从党、国家、人民的最高利益出发,从有利于军队的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出发,敢“直出”事实之言;二是防止和克服怕被人否定、怕被人嘲笑、怕丢面子的虚荣心理,坚持锐意进取、开拓前进的创新工作思路,敢“直抒”争议之言;三是防止和克服讨好领导、哗众取宠的投机心理,坚持对领导、对工作、对同志认真负责的态度,敢“直发”逆耳之言。实践证明,一个人只要出以公心,其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即使开始未被领导和同志们理解、认可,最终还是会被大家认同、引起领导重视的。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淮海战役开始前,中央军委只是设想在江南打个大战役,于是决定由粟裕率华野一兵团共3个纵队渡过长江,开辟东南各省战场,直逼南京、上海,吸引国民党军队重兵回防江南,为打大规模的歼灭战创造有利条件。粟裕接到毛主席亲自签发的“熟筹待复”的电令后,思虑再三,认为渡江南进不一定能达到吸引蒋军主力回防江南、减轻中原我军压力的目的,3个纵队、10万大军渡江,反而削弱了中原我军的力量。于是他在深思熟虑、综合分析我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的各种有利条件后,向中央军委写出报告,提出了暂不渡江南进,集中兵力在江北打几个大仗,力争将蒋军主力歼灭在长江以北的大胆建议。结果被中央军委采纳,进而形成了淮海战役的伟大决策。这一事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抱着对党的事业、人民利益、部队建设高度负责的态度,敢于坚持真理,敢于承担责任,讲实情、进诤言,党委、领导就一定能闻过则喜,从善如流。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心得体会机关干部处事奥妙之一就在于在关键时刻敢直言(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