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城市的发展与学校用地需求的矛盾较为突出。我市虽然于2004年制定了中小学布局规划,但规划执行效果很不理想,规划中的学校用地有的已被城市其他建设所取代。如原规划建设的清风路九年一贯制学校(110指挥中心边)用地现已作商品房开发,这是一块较大的区域,因为没有学校,该区域的许多适龄儿童将无法按规定就近入学;原**师范学校地块,十分适宜作为基础教育用地,但据悉该地块可能将作商业开发。
(四)城区教育管理体制难以适应教育均衡发展要求。目前,城区中小学只有贵中属市管学校,其他高中、初中及小学均归区管。这不仅导致市、区两级政府在城市教育发展方面存在着职责模糊,两级财政教育投入动力不足,而且又使整个市区教育资源难以优先整合,教师难以流动,学校难以管理等问题,与当前群众要求的教育公平、学校均衡发展不相适应,所以,城区择校现象一直比较严重。
(五)民办学校及市直公办幼儿园的发展面临困境。我市城区现有千秋学校、德明中学、黄埔中学3所民办学校,在校学生3506人。民办学校是教育资源的有力补充,个别民办学校还承担着一定数量的义务教育任务。目前,民办学校教学成本不断上升,却难以享受政府相关补贴,竞争力较弱,且教师流动性大,管理有待规范,持续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市直幼儿园是我市主城区唯一的一所市属公办幼儿园,目前在职教职工94人,在园学生近千人,不仅是满足城区幼儿小学需求的主阵地,而且是其他各类幼儿园的示范校。该园原是差额拨款单位,核定财政拨款编制为54名,但目前只有36名在职在编教师,而且这36名教师的工资财政又不能按规定拨付,另外该校聘请的58名教师工资及保险费则全部由学校自筹解决,而同类性质的贵池区幼儿园、东至幼儿园、青阳幼儿园职工工资待遇都享受全额拨款,造成了同市同地公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不公平局面。市直幼儿园存在办园经费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并影响了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对策
一是根据城市发展趋势及人口分布状况,进一步会同市规划设计院修编完善主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基于规划内容已基本成型,力争早日列入市规划委会研定,并推进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市主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建设的规定》,切实做到城区学校建设,规划先行,城区规划学校建设用地得到保障。
二是积极争取市区两级政府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城区中小学建设,化解大班额。2009年计划推进贵中高中部新校区、秋浦分校小学部、贵池三中新校区及开发区流坡小学、站前区永明小学新建工作,改扩建南湖小学、齐山小学、池口小学、滨湖实验小学及贵池二中等学校,敦促杏花村小学建设问题早日确定,切实谋划好贵中迁出后原址、贵池三中迁出后原址以及原**师范原址作为教育资源的利用,力争小学啬25个班,初中增加15个班,在提升接纳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城区购房者子女入学能力的同时,缓解大班额。
三是积极争取市区两级政府形成共识,加快落实教师编制,招聘补充教师数量。根据省政府皖政办[2009]3号关于新一轮全省中小学教师核编工作有关规定,参照2008年6月份城区学生数,现城区高中缺专任教师388人,初中缺专任教师107人,小学缺专任教师57人,即使暂不能安全解决缺编问题,但新学校建成时,必须增加初中、小学教师编制并至少不迟于8月中旬面向社会招聘,以防届时有教室而无教师状况发生,大班额依然难以缓解。
四是进一步理顺城区教育管理体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参照其他市区教育管理体制的优劣,初步意向为城区高中归属市管,初中及小学归属区管,加大调研拟定方案后报市政府研定后实施。
五是进一步加强民办学校管理,加强年检,规范其办学行为,并在招生等方面给予支持,促进民办教师在规范中可持续发展。
六是进一步推进市直幼儿园相关问题的解决,加强市直幼儿园管理,将市直幼儿园办成全省一流幼儿园,并争取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给予关心支持,确保市直幼儿园良性发展。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调研报告市主城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调研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