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两新”组织、国有(集体)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
“两新”组织党的建设:(1)党组织的覆盖面不断扩大。职工人数在100名以上的企业100%建立党组织,职工人数在50名以上的企业100%有党员,其中,到2007年底规模以上企业单独建立党组织比例达到85%以上;暂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职工人数在25名以上的企业100%配备党建工作指导员;暂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职工人数在25名以下的企业,正常开展党的工作;具备条件的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党组织设置完备,隶属关系清晰,党建工作规范开展;规模小、变化快、人员流动大的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普遍依托社区、工业园区、商务楼宇、流通市场等建立党组织,党的生活正常进行。(2)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围绕“两新”组织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党的活动,引导和监督“两新”组织守法经营。到 2010年底,创建成3个省级非公有制企业和1个省级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30个市级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示范点和2个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各辖市(区)、镇、街道都有一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示范点和党建品牌。(3)党建工作制度不断完善。在“两新”组织中壮大党的力量和建立党的组织的工作制度不断完善并认真执行;健全“社会化招聘、派遣式用工、契约化管理”的党建工作指导员工作制度,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非公有制企业党员业主的培训机制有效确立。
国有(集体)企业党的建设:(1)“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全面推行,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融合度不断提高,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能力不断增强,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企业贯彻执行的保证、监督作用明显,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2)党组织和党员职工个人的学习力不断提高,学习成果有效转化,对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促进作用明显。(3)党组织自身建设持续加强,党员分类目标管理有效推行,党员管理成效和工作业绩不断提高。
(四)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等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
(1)机关党的建设持续加强。紧密联系新形势新任务,形成常抓不懈的机关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组织的学习能力提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蓬勃开展;《党章》和《公务员法》得到认真贯彻执行,机关党员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勤政廉洁的意识不断增强,各项评先创优中党员的比例在75%以上;创新型、服务型机关以及文明机关的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对建设运转协调、公正高效的政务环境的促进作用明显。
(2)学校党建工作高度重视。围绕全市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重点推进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中心任务,普通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的建设创新助推高校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创新的作用明显;《常州市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基本标准(试行)》得到认真执行,中小学党建工作对服务教育改革和创新、高质量发展基础教育与高水平普及12年教育大局的支持作用突出。
(3)科研院所等单位党的建设持续推进。科研单位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明显加强,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机制运转正常,在高素质、专业化的高技能科研骨干中发展党员工作成效明显,党管人才的资源基础巩固;医院党建工作对建立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促进作用彰显;文化系统党组织在支持和促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以卡通文化为代表的新型文化产业、塑造常州文化魅力和建设文化常州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五)党员队伍建设
(1)党员意识明显提高。对党员进行集中轮训,力争在5年内使每个党员都能参加1-2次集中教育和培训。市和辖市(区)组织培训的时间不少于10天,其它单位组织培训的时间不少于7天。通过培训,使广大党员自觉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确立学习意识、大局意识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责任意识;牢固确立带头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履行党员义务的意识;牢固确立勇于开拓创新,自觉成为锐意进取模范的意识;牢固确立宗旨意识,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年度工作计划2024-2025年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规划(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