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技术条件有待改善。调查发现,持卡人对刷卡信心不足,抱怨最多的是ATM开机率和吞卡率及POS刷卡的成功率不高、网络调整等待时间过长、网上支付的安全性不可靠等。特别是跨行、异地设备使用信用卡出错时,问题就更复杂,发生过此类问题的顾客大多对此不满。有时顾客因为错账导致信用卡内的钱被划走,打电话到银行却无法得到满意答复。有的跨行交易错账,受理行已经对错误交易发起冲正,而发卡行未接到,必须等待手工对账处理。有的在银行之间已经确认冲正问题,但也不能立刻把顾客钱款划回,使商户与顾客间发生很多矛盾。
(五)管理机制不够畅通。各行虽然普遍都设有专门的卡部门,但这些部门的管理尚需依托其他部门,只是管理了卡业务的一部分功能,未形成以卡品种和功能为中心,从开发到使用的全过程和全成本的核算及管理体制,导致卡的各种核算数据失真,未能反映出业务的真实情况,影响到决策。此外,上级行和下级行针对卡业务的管理和责任分工情况不很合理,在四大国有银行和跨地区管理的行中,这个问题较为突出。
(六)行业渗透深度不足。新余市银行卡业务渗透较好的有宾馆、零售业、餐饮服务业、证券业;此外还涉及到保险、公交、运输、教育、医疗、邮电等公用事业、基金等一些行业,但渗透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其他行业如旅游业、房地产业的合作尚需开发,行业渗透的纵向和横向的关系仍待加强。
(七)整体宣传效果不佳。现各行利用了广播、电视、街边广告、宣传画等多种宣传形式,但普遍来说,宣传上投入不足,经费有限,和西方银行占费用30%~50%的投入相比差距很大。同时宣传上缺乏以树立银行良好的整体CI形象为主的宣传,主要是针对某个产品的宣传;把握客户心理和CI创意的水平有待提高;联合宣传少,各家都只注重宣传自己的产品,一般用户面对各种各样的宣传,有点无所适从。
(八)风险防范能力较弱。卡业务开展时间短,法制不健全,持卡人的自我保护和风险意识有限,银行针对卡业务的稽核和监控力度不够,新品种、新功能不断推出和技术方面的一些原因,使得风险控制存在疏漏。
三、受理环境建设及联网联合发展建议
(一)苦练内功,大力拓展银行卡功能和受理范围,推动银行卡“一卡多用”。
大力拓展银行卡的服务功能,实现以银行卡为基础的“一卡多用”,是在信息化发展中银行卡业务发展的重要措施和途径。为此,各行要在不断完善存取现金、购物消费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积极拓展贴近居民日常工作生活需要的服务功能,逐步推动电子钱包在加油、交通、医疗、养老保险、通讯等领域的应用,并积极与自动柜员机、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新的服务方式相结合,使居民真正感受到银行卡随时随地的方便和快捷。另外,农村银行卡市场几乎还是一个空白,也是中小城市发展银行卡业务的潜力所在,商业银行要用心把农村银行卡业务市场开发好,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中小城市人口少和经济规模小的不足。
(二)政策引导,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加快银行卡受理环境建设步伐。
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处于初期阶段,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中小城市,受理商户不增反降,受理环境比较恶劣,要打破银行卡受理环境建设的瓶颈,政府的推动和政策引导是非常必要的。第一、要利用行政手段和通过政府税收优惠的方式鼓励商户受理银行卡。建议要求对零售、餐饮、宾馆、交通运输等行业超过一定销售额的商户必须受理银行卡,将上述商户是否安装POS机具列入商户年检的范围内;制定针对公务支出和工商企业持卡消费和采购的政策措施;可以考虑由政府、金融机构、银行卡联合组织共同出资设立奖励持卡消费专项基金,定期开奖,鼓励持卡消费。同时,税务部门对于受理银行卡的商户应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第二,针对众多中小型服务性企业的偷逃税现象,建议加大税控POS的布放,利用POS单据的流水号对商家营业额进行监控,防止偷逃税的发生;规定刷卡回单可作为税控发票;推行个人应税收入账户,将个人收入的账户纳入银行卡体系,在控制个人所得税的同时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第三,运用舆论宣传的积极引导作用,宣传银行卡产业的建设成就,普及金融信息化知识,增强公众持卡消费意识;加大投资环境宣传力度,增加政策透明度,吸引各方力量投入银行卡产业建设,从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调研报告对×市银行卡现状调查分析及联网联合发展之思考(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