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在发展壮大村级经济上寻良策,切实解决好“实力”问题,做到“有钱办事”。
农村税费取消后,“村级财政”的政策性消失,无“实力”问题的明显出现,使农村干部对如何开展工作变得无所适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执政力也有逐渐削弱的趋势。在巩固农村税费改革取得成果的同时,要着力加紧解决“无钱办事”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加强对村干部的农村实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的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致富和驾驭市场的本领,特别是要把年轻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其次从实际出发,选准突破口和增长点,因地制宜,合理调整种养结构,开辟多种增收渠道。三是走“自给工程”或“经费基地”模式,引导“两委”成员依靠自己的劳动收入合成集体经济收入。四是大力发展农村行业协会,解决村级财政。五是清理债权债务,盘活现有集体资产,充实“实力”。同时市委、市政府要出台一些激励、优惠政策,鼓励农村干部各显神通,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力争用5-7年左右的时间,消灭集体经济空白村。
四是在实现规范管理上花力气,切实解决好“阻力”问题,做到“有章理事”。
一则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实行重大村务先由“村两委班子酝酿形成初步意见,再由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讨论决定”的议事机制。真正做到村务、财务公开内容全面、公开时间及时、公开程序规范、公开形式灵活、公开监督有力,做到给老百姓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二则“两委”班子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部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按制度行事,按工作成绩考核,解决“一盘散沙”和“各自为阵”的问题。
五是在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上下功夫,切实解决好“活力”问题,做到“有能办事”。
一要改革选人用人办法,在选好配强村干部上下功夫。要不断开阔视野,招宽渠道,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新机制,切实打破“限定村内选人,固定本村任职”的框子,通过竞聘、招考、下派等形式推进村主要干部的异村任职、跨村交流。二要强化实践锻炼,在培养后备干部队伍上下功夫。针对目前农村普遍存在的干部老龄化、后继乏人的状况,要着眼于村级班子的长远建设,注意把复员退伍军人、回乡知识青年、务工经商能手中的能为群众办事,有本领和技能,有培养前途的年轻优秀人才纳入视野。三要强化培训,在提高干部素质上下功夫。面对新形势下“老办法不适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能用、软办法不管用”的实际,要积极采取措施,利用多种形式、各种阵地分层次强化对村干部的培训,解决好基层干部面对新形势“不会干”的问题。
六是在提高村干部各种待遇上抓落实,切实解决好“动力”问题,做到“有心做事”。
要本着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原则,对农村干部高看一等,厚爱一层,从工作、生活上多角度地关心爱护他们。政治上,对那些公正清廉、努力工作,为农村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村支部书记,该表彰的大力表彰,能提拔的尽量提拔使用,报考公务员的可适当放宽条件。在经济上,尽可能提高村干部的工资报酬,原则上其报酬不低于当地农民人均收入。同时要建立健全村干部政绩档案,进一步完善村支书、村主任的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调研报告贫困山区农村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3)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