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发展战略的提出,基础是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得到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的认同、支持和响应。
二、把握重点,落实措施,稳步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
推进城市化,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推进城市化,不能急于求成,急躁冒进;也不能面面俱到,处处开花,应从当地实际出发,找准突破口,形成
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重点是抓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城市功能培育等工作。
1、加快产业集聚。产业集聚是推进城市化的基础和原动力。加快产业发展,特别是加快工业发展是推进城市化的根本抓手。木制玩具是@@的传
统产业,也是非常有潜力的特色工业,历届县委、政府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九十年代初建立了木制玩具工业小区,99年又申报省级特色工业园
区,近两年来,我县以特色工业园区为抓手,加大投入,完善政策,优化服务,努力推进木制玩具产业的集聚和产业层次的提升。园区面积从
原来17万平方米,扩大到40多万平方米,入园企业从原来67家扩大到124家,可新增产值3.5个亿,并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5000多人。同时,
积极筹建金属加工园区,加快轴承、PTC陶瓷元件等优势产业发展,努力扩大工业经济总量。在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还着力打好生态旅游
牌。2000年与杭州宋城集团签订了协议,宋城集团将投资2.5个亿整体开发@@湖,目前已进入开发建设阶段。
2、加快人口集聚。就欠发达地区而言,城市化的实质是让更多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城市文明。根据@@实际和广大群
众的要求,主要采取三条措施,一是降低“门槛”。改革城镇户籍管理和用工制度,只要有固定住所和收入,就可以在居住地登记户口,在就
业、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一视同仁。二是制定优惠政策。进城农民可以保留农村集体土地、山林承包权。三是规划建设“农民新
村”。计划在十年内引导1-1.5万农民进“农民新村”入户,分三期实施。首期占地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4万平方米的“农民新村”吸引了
3500余名农民进城落户。经过努力,县城规划区人口从1998年的3万来人增加到4万多人,已占全县人口的37%。
3、培育城市功能。城市化进程的快慢是由其功能来决定的,要把县城建成具有较强吸纳和辐射功能的中心镇,必须加快培育和完善城市功能。
一是高起点调整城市总体规划。把规划区面积从原来的8.75平方公里扩大到16.5平方公里;将同处@@盆地的沙溪乡建制撤消,并入@@镇,拓展
了城市发展空间。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国家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机遇,筹集资金15.6亿元,确定了20个重点项目,加快
交通网、信息网、能源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了@@的硬环境。三是加强市场体系和中介服务组织建设。重点是抓好农贸市场、香
菇市场的建设,充分发挥科技、信息、社会服务业的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转变观念,勇于创新,加快“小县大城”建设的步伐
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城市化是一次非常好的机遇。但机遇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变可能性为现实性,一方面取决于本地经济发展
的基础和各种现实条件,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主观努力,关键是解决思想、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充分把自身优势发挥出来。
1、转变观念。欠发达是“后进”的同义词,也是“落后”的代名词。“后进”与“落后”,从形式上看是发展的差距,本质上看是观念、思维
方式的差距。象@@这样的山区小县,要不要把加快城市化进程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班子中一些人认为为时尚早,缺乏紧迫感;干部中一部分
人担心农民大量进城,城镇基础设施、就业难以承受;就是老百姓也还有相当部分摆脱不了小农意识的束缚,“金屋、银屋不如自己的稻草屋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调研报告“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实施情况调研(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