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经济”: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xuecool-com或QQ:
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5.外出劳动力分布较广。据调查,目前湖南省农村外出劳务人员中,有49%在外省,主要分布在广东、海南、福建,其次是浙江、江苏、上海、北京,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陕西、新疆、西藏也有湖南农村的打工者;有13.1%外出劳务者分布在省内各个城市;有18%的分布在外县外乡中;还有19.9%外出劳务者在本乡镇范围内,在当地乡镇企业劳动的人员有8.7%。
6.外出劳务主要靠“三缘关系”,存在明显的自发性。目前农村劳力外出主要是靠“血缘、人缘、地缘”关系,家庭成员带领,亲朋好友介绍,本地外出人员的示范,以及自行外出闯世界等方式。有关部门和乡(镇)村培训和组织农村劳动力输出的也有,但比重不大,农民自发组织十几或几十个人打工的较多。有的外出打工人员由于没有熟人介绍和门路,在外地转了10多天,找不到工作,只好打道回府,不但没有赚到钱,反而赔上几百元。
7.外出劳务者大多以“非正规就业”方式从业,并具有兼业性和“候鸟型”的特点。目前,湖南省农民外出劳务大多是非正规就业,从事的行业比较广泛,但以体力劳动和经商为主;多数外出劳务者一年以内从事过多种职业。农村外出劳务者绝大多数仍然保留或种植责任田,有50%以上外出劳务人员一般只在春节回家一次;如果家庭缺乏劳动力,责任田则转包给他人,个别地方也存在抛荒现象。有40%以上的外出劳务者是农忙在家,农闲外出的“候鸟型”打工。
三、“劳务经济”的作用和影响
1.从事劳务是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几年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业收入下降,农民收入之所以还有所增加,主要是得益于劳务收入的增长。湖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在农产品价格下跌阶段,也正是依靠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从事二、三产业,走进小城镇和大城市,在脱贫致富、增加收入方面闯出了一条新路,2000年湖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97元,其中劳务性收入就占了1/3以上;农民农业纯收入下降15.5%,人均纯收入还增长了2.3%,主要是由于劳务收入增长了13.5%。
据对510户调查,今年1-5月外出劳务人员人均劳务总收入为1919.5元,比上年同期的1785.4元,增加134.2元,增长7.5%。如按常住人口计算,农民人均劳务收入有425.7元,比上年同期的365.7元,增加60.1元,增长16.4%。这充分反映劳务收入的增长对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外出从事劳务是缓解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的重要方式。湖南省目前农民出省劳务人数达400多万人, 相当于全省城镇就业人数的一半,并且已经超过了全省乡村从事非农产业人数的一半,出省劳务已经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缓解全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的重要方式。
3.有利于发挥城市的“扩散效应”,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外出打工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技术,积累了资金,熟悉了市场,转变了农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许多典型事例也说明,一些农民工在经过几年的打工生活后,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和经验,他们回乡后兴办企业,带动了一方农村脱贫致富。
4.劳务输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民外出务工人数不断增多,在湖南省一些地方形成了滚滚的“打工潮”,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一些与劳务输出有关的中介和服务行业或应运而生、或不断壮大。2000年攸县全县输出的劳动力达11.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30.1%,收入达9亿元,占全县农民人均收入的50%左右。其中, 仅在深圳市从事“的士”的劳力就达1万余人, 包租或购买“的士”5200多辆。“劳务经济”的迅速扩张,给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5.外出劳动力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是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据有关部门测算,改革开放以来,约有15%-20%的经济增长是劳动力部门转移的贡献,农村劳动力功不可没。其次是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改善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的比例关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再次是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从事的大多数是脏、累、苦等城市人不愿意从事的工作,既满足了城市用工需要,支援了城镇建设,也没有对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构成实质性的竞争。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经济工作“劳务经济”: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2)在线全文阅读。
“劳务经济”: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