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在抓好养殖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休闲渔业。我们在去年xxx休闲渔业观赏区,成功引进养殖日本锦鲤的基础上,还帮助引进养殖了娃娃鱼等名贵鱼种,供游人观赏。积极引导xxx“渔乐园”准确定位,在原来基础上,投入资金,加强37亩休闲垂钓水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鱼苗,供游人休闲运动。并进一步完善品鲜、娱乐功能,提高接待能力。同时,还引导渔业龙头企业发展水产品加工,提高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xxx水产有限公司,投入资金,引进设备,加工田鱼干等烤制产品,提高了水产品的附加值,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综观2005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还存在一些具体问题和不足:一是渔业水域污染依然严重,水体污染事件时有发生;二是渔技推广和服务体系不健全,水产技术人员严重缺乏;三是渔业基础设施薄弱;四是渔业产业化水平低,渔业龙头企业不够壮大,缺乏精深加工型龙头企业,水产品的附加值难以体现出来等等。
二、2006年全区渔业工作重点
2006年我区渔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渔业法》,依法治渔,切实保护渔业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资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在集约化、规模化渔业上下工夫,发展特色渔业、无公害渔业、休闲渔业,大力促进渔业经济增长;依靠科技提升传统水产养殖业,发展水产品的精深加工,搞活水产品流通,带动二、三产业发展,走产供销一体化,贸工渔相结合之路,促进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迈进。努力实现“农民增收,渔业增效,生态和谐”,保证水产养殖持续健康发展。工作目标:到2006底,实现全区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870吨,增长3%,其中:养殖产量2490吨,捕捞产量380吨;渔业总产值达到2204万元,增长3%。
具体工作主要做到三个进一步,即:淡水养殖面积进一步扩大,特色渔业、休闲渔业等渔业产业进一步提升,渔政管理水平和措施进一步完善。
(一)、大力开发宜渔资源,发展淡水养殖。切实加强外荡水体污染治理,充分发挥我区河网密布的优势,挖掘潜力,巩固养殖区域。综合利用和开发池塘、水库等资源发展渔业养殖,不断扩大淡水养殖面积。引进优良淡水鱼品种,逐步提高全区名、特、优水产品占有量,采取生态、高产、高效、集约化生产技术,达到优质高效的渔业养殖,提高渔业养殖生产产量。
(二)、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山区稻田养殖。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条件,大力发展山区稻田养殖,继续抓好山区连片无公害稻田养鱼示范基地建设,作好产中、产后服务,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指导,加强饲养管理,提高产量和效益,示范和带动山区稻田向“千斤稻百斤鱼”的规范化生产发展。通过生物治虫、生物增肥,水稻增产,加上成品鱼产出实现农民增收。并逐步由稻田养鱼向稻田养泥鳅、河蟹、黄鳝等多品种的养殖以及混养方向发展。
(三)、大力发展都市休闲渔业,提高休闲渔业品位。抓住我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地处市郊的地理优势,积极探索“鱼文化”与人文景观文化的和谐、共生和互补。通过资源优化配置,调整产业结构,把旅游观光与现代渔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渔业养殖、旅游业、观赏业、餐饮业等,一、二、三产业互动,从而创造出较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新型产业。进一步提高休闲渔业养殖观赏园、休闲渔业园、休闲垂钓渔场等的休闲品位和服务意识、服务功能,帮助引进高档观赏鱼,培育和发展壮大休闲渔业。
(四)、加大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力度。继续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指导和督促养殖户、渔业加工企业建立健全生产日志、科学用药等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从严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抓好渔资打假,确保渔业投入品安全。发展无公害水产品生产,从养殖模式、水域选择、鱼种培育、饲料肥料等方面,严格把关,走产地认定、产品认证之路,打造品牌,不断提高我区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年终工作总结区渔政站2024年渔业工作总结与2024年工作要点(3)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