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我们严格按照程序发展党员,保障党员发展质量,对村内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进行了教育培训,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宗旨意识、党性观念。上半年发展一名年轻党员。
四是积极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由于该村为义安镇镇级文明生态示范村,我们结合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无职党员岗位,并实行挂牌公示制度,这一举措调动了党员的积极性,党员们都自觉加入到创建工作中来,达到了教育党员建家园、带动群众搞创建的目的。
4、健全制度、规范公开,提高村民自治水平
一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推行“一制三化”等各项工作机制,严格各种会议制度,确保支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等会议按期按时召开。
二是抓好党务公开和村务公开,通过设立村民理财小组,公开开支渠道,进一步增强工作透明度,主动接受村民监督。
5、调优结构、强化服务,增强村域经济实力
一是我们根据北郑各庄村所处地理位置和村情,提出了重点发展地膜花生种植的设想,倡议种植户成立地膜花生种植协会,不断完善经济人组织,加大对农户的种植技术培训,拓宽销售渠道。
二是积极引导农户发展养殖业,依托义安镇养牛、养猪业发展,与信用社联系建立信用户和协调小额贷款,重点扶持一两户有养殖经验及一定基础的农户发展,通过示范引导、典型带动,使更多的农户发展养殖业。
三是关心扶持村内木材加工和服装加工厂发展生产。
6、为民办事、化解矛盾,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一是投资2万元新打机井一眼,完成一眼机井配套,投资1万元整修水渠500米,彻底解决了村民浇地难问题。
二是更换变压器一台,解决了群众用电问题。
三是排除和化解群众矛盾纠纷10余件,确保未发生一起越级集体访。
二、后进党支部转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虽然在后进党支部转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集中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村干部思想不过硬,工作作风不扎实。有的村干部不注重自己的职责分工,该落实的工作没有落实,该干的工作没有干;有的村干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严重,不关心本村工作落实和经济发展,整天忙自己的事情;有的村干部不是互相补台,共谋发展,而是互相拆台,推诿扯皮。这些现象急需克服和改正,否则将会成为制约后进转化工作的最大障碍。
2、党员、干部老龄化问题严重。北郑各庄村现有党员22名(包括三名下派干部,两名30周岁以上,一名30周岁以下),60周岁以上党员6名;50—60周岁党员7名;40—50周岁党员3名;30—40周岁党员3名;30周岁以下党员3名。同时,村干部均在50周岁以上(不包括在村任职的下派干部)。
3、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虽然明确了重点发展地膜花生种植的思路,但还只停留在单独农户个体种植经营的水平上,只有特色没有规模,缺乏应有的技术培训和指导,产、供、销链条不完善。
4、村经济发展缺乏后劲。北郑各庄村2004年集体收入3000元,村经济发展缓慢,没有能力承担和完善包括农田水利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村内木材加工和服装加工厂也只是作坊式经营,没有立村产业和项目。
5、村容村貌亟待改善。北郑各庄村是义安镇镇级文明生态示范村,按要求应达到“硬化、净化”标准,截止到目前,只完成硬化任务,村内残垣断壁、“六乱”现象严重,创建任务依然很重。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调研报告村后进党支部转化工作调研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