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基于创新网络观视角,从集群创新网络概念出发,分析了集群创新网络对集群发展的作用,结合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特点,对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网络结构的系统解释,最后以美国硅谷为例说明了模型的应用。
【关键词】 集群 高技术产业集群 集群创新网络模型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创新更加依靠企业间的合作和网络化以及企业和知识生产机构、各级支撑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互动学习。集群这种组织形式改变了创新主体的线性创新模式,以紧密的集群创新网络形式进行,即网络式创新。其主要特点体现为通过组织间的互动实现知识的产生、传递和积累,而集群创新网络的存在为网络式创新的实现提供了可能。随着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创新网络视角研究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问题。
一、产业集群及集群创新
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企业和关联机构,它们同处在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集群包括一系列相关联的产业和其他一些与竞争有关的实体,集群也往往向下游拓展到销售渠道和服务客户,横向扩展到互补产品的制造商和在技术、技能上相关或有着共同投入品的企业。另外,许多集群也包括政府和其他机构,如大学、标准化机构、职业培训机构及商会等,这些机构提供专门化的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
产业集群是一种有利于创新和塑造竞争优势的制度安排,创新是产业集群的重要特征,创新能力是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地理上的临近使集群内部企业能够更方便地交流,难以编码化和以经验技能形式存在的隐含知识能被更方便地学习(嵇登科,2006)。
熊彼特认为创新的发生是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集群组织形式改变了创新主体的线性创新模式,以紧密的集群创新网络形式进行,即网络式创新。产业集群中的创新主体通过组织间的合作和相互作用,通过集群内部形成的正式和非正式网络联系,促进知识在集群网络中的产生、传递、扩散与积累,进而产生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过程。
二、集群创新网络概念的界定及功能
Freeman(1991)最早提出创新网络概念,认为创新网络是应付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网络构架的主要联结机制是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关系。Olaf Arndt和Rolf Stermberg (2000)把创新网络看作不同的创新参与者的协同群体。它们共同参加新产品的形成、开发、生产和销售过程,共同参与创新的开发与扩散,通过交互作用建立科学、技术、市场之间的直接和间接、互惠和灵活的关系,参与者之间的这种联系可以通过正式合约或非正式安排形成,而且网络形成的整体创新能力大于个体创新能力之和,即网络具有协同创新特征。
我们认为集群创新网络是集群创新的一种组织形式,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以及中介机构)在协同创新和交互作用过程中,彼此建立的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资源流动的、正式或非正式关系的总和。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对于集群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网络加强了产业集群的资源共享和能力互补优势
创新网络的建立为企业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各种知识、信息能在集群企业间更快速便捷的传播,从而节约了企业的学习费用;企业与区域内大学、科研机构等行为主体之间通过网络联系发生强大的交互作用,推动知识创新的增值与创新的扩散;从整个产业集群来看,各个企业通过创新网络形成专业化的分工,相互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知识和资源的协同效应,从而提高产业集群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计算机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模型研究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