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图可见,该框架包括多个层次,即数据层、业务逻辑层、Web服务器层和客户层。数据层主要存储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市政行业专题信息、市政设施信息以及政策法规、业务信息等,并负责数据的维护、安全和管理等;业务逻辑层由一系列的服务组成,完成与数据库的交互,一些业务逻辑等功能;Web服务器层主要完成与客户层的信息交互,提供各种功能调用接口,响应来自客户层的请求,客户层是用户的操作平台,客户机上的 Web 浏览器是用户与系统交互的界面。
3.2 基于J2EE的市政管理信息集成体系结构
如图4所示结构,将市政管理信息集成体系的各个应用逻辑按照不同的功能划分为三种系统组件:数据访问组件、功能组件、可视化组件。数据访问组件定义一组方法供其他组件访问存放在各个库中的数据源;可视化组件接收客户端的请求以及显示系统返回的结果;功能组件提供处理数据的各种功能,如GIS组件。
按照J2EE的四层结构分别部署在数据库层、GIS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和客户端中。系统的每个层都完成特定的任务,且相互通过一定的通信协议进行交互。
系统各个层次的组成结构分别为:
(1)数据层:负责存储所有市政管理信息。采用分布式的数据库结构,建立两层的数据库服务器。由市政各个部门行业分别建设相应的专题子数据库系统,在市政管理中心建立市政综合数据库系统。按照OpenGIS所制定的空间数据模型和空间操作规范,采用对象关系型数据库存储空间信息,其他信息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存储,本层为业务逻辑层提供数据服务,如存储业务逻辑层处理的结果,返回业务逻辑层需求的数据,同时屏蔽数据源的变化,提供透明化的服务。
(2)业务逻辑层:GIS应用服务器层,与底层的数据库服务器之间通过连接池进行交互。负责接收来自客户端和Web服务器的请求并将处理结果返回。其基本功能由EJB实现。
(3)Web层:Web服务器层,实现与客户端以及业务逻辑层的双向交互,接收客户端传送的请求交给业务逻辑层进行处理,接收业务逻辑层的处理结果并传递给客户端。主要由JSP和Servlet提供客户端组件,JSP和Servlet接收客户端的请求并响应,将用户的输入发送到业务逻辑层的 EJB组件中进行处理。
(4)客户层:客户端应用,负责管理与用户的交互,实现GIS的可视化显示,为用户提供可操作的图形界面,包括各种地图操作,如 放大、缩小、漫游、查询等。
3.3 基于J2EE的市政管理信息集成技术特点
基于J2EE平台提供的多层次分布式模型可以很好的满足市政管理信息的分布式集成需求,该体系结构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系统各层彼此独立又相互协作。各层分工明确,完成一项特定的任务,每个任务都由各个层分工协作完成。(2)系统的每层都由一些组件组成,每个组件都用于实现一个特定的任务,组件功能由EJB实现,由于Java程序具有一次编写,多处使用的特性,可以根据需要将一个EJB组件多处使用。借助J2EE平台提供的一系列标准协议和Java接口定义语言可以实现层之间的交互和组件的调用。
(3)基于J2EE的市政管理信息集成结构具有松耦合性,方便维护。系统各种应用程序和组件之间的通信是建立在J2EE标准协议的基础之上,各个组件的管理和实现独立,与其他组件无关,系统需求发生变化时只改变相应组件,无需变动全局。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计算机基于J2EE的市政管理信息集成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