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加入了WTO, 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融合得更加紧密,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教育交流更为频繁。一方面,我们要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吸收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外最新的科技资讯和经济发展动态,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与此同时,我们要大力推广中国文化,让外国人了解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到中国来投资。另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宣传自己企业,将我们的产品打出去,占领国际市场。这些都需要高层次的外语人才。同时,随着大批外国企业涌人中国市场,他们把国际经济规则和运行惯例带入我国的各行各业,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我们培养大批精通外语的外向型经济人才创造了条件。
2 创新型复合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模式
2.1 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同时《大纲》还对英语复合型人才作了具体要求: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根据《大纲》,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对于课程体系结构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一改以往单纯学习语言的模式,向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的方向发展。因为我国每年仅需要少量外语与文学、外语与语言相结合的专业人才来从事外国文学和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而大量需要的则是外语与其他有关学科如经贸、法律、新闻、科技等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复合型的外语专业人才是市场经济对外语专业提出的要求,更是21世纪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
2.2 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及专业模块
在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外语教育改革中,课程建设是个常抓不懈、不容忽视的课题。因为课程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和实践步骤,是进行外语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根据区域自身特点,本着满足经济社会需要的原则,积极开设经济发展、文化发展迫切需要的专业和课程,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外国语学院根据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对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践、选修与必修等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优化组合,构建了目标明确、体系合理、结构优化的课程体系和专业模块,旨在保证学生学习过程的系统性、连续性和知识结构的完整性、科学性以及学科间的横向关联性,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和创新品质的创新型复合外语人才。
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课程体系的模块结构如下:
(1)专业技能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的特点是强化语言技能,突出语言运用能力,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技能,将学生流利的口头表达能力、地道的英语写作能力、娴熟的双语互译能力作为英语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来培养。课程包括:基础英语、语音、阅读、听力 、口语、写作、语法、第二外语等。
(2)专业知识课程模块:专业知识课程旨在使学生对英语语言结构和使用规律有一个理性、科学的认识;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主要课程包括:语言学、英美文学史选读、英语国家概况、高级英语、视听说、口译技巧、学术论文写作、翻译、英美报刊选读等。 (3)相关专业知识课程模块:旨在让学生根据个人爱好、特长、市场需求进行选择。结合实用语言课程,配合学生分流培养及跨学科专业的学习。其主要专业方向包括:英语教育方向,文化、文学方向,语言学方向,商务英语方向、旅游英语方向和涉外法律方向。
(4)跨学科课程模块(学生自选)。旨在让学生在根据本人爱好、特长、市场需要进行跨专业、跨学科、跨系、甚至跨校选修课程,调动其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培养具有复合型、创新型能力的学生。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管理学对于创新型复合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