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给我的文章和汉赋差不多,老师那节课真的有那么好吗?还认定我代表了中国教育的方向!”他们不好意思地笑了。我说:“老师觉得那节课有很多问题呢,看到有的学生都无聊得睡觉了,还有玩扫雷游戏的,看英语听力材料的,我有挫败感。”
听我这么“表白”,他们似乎放下了“枷锁”,开始控诉这节课的“罪恶”了。
我说:“好,刚才就讲得很好,把它写下来,老师要的是最真实的感受。”
学生:扫雷游戏及其他
润娟
一开始,看得很入迷,也感觉很新颖。过了几个页面后,发现老师已经讲完了。“啊,这就讲完了?”内心很奇怪,怎么平常老师用40分钟讲完一节课,现在用十几分钟就讲完了。然后我重放了一遍,这一次我睁大眼睛,更仔细听,但是一会儿又播完了!再放一次,我不时用鼠标按停,做笔记,一边听一边飞快记录。因为经过多次重播,没有先前的那种激动,我看了看旁边的同学,震惊了——有的在玩扫雷,有的在玩蜘蛛牌,有一个同学竟然还在睡觉。老师说拿出练习册做题,6道选择题我错了3道!
嘉雯
点开第一个视频,是讲希腊的地理位置。一开始有点不知所云,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了。看的过程中,我把视频上的要点都写在本子上。不过,我写了也不懂,又不能问老师,就先记着以后慢慢看。两个视频很快看完了,之后要干什么呢?无聊的感觉越来越强烈,看到周围有同学点开了电脑上的英语口语听力,我也禁不住诱惑,玩了一下扫雷游戏。
晓蕾
在平常的课堂上,老师和我们会有很多互动,会用不同的方式引导我们去思考。不懂的时候,老师会通过一些简单易懂的例子及时帮助我们解答疑惑。但是这次的微课,我只是麻木地抄笔记或者呆呆地听老师在电脑里的声音。
逸轩
视频的内容似乎很丰富,精美的图片吸引了我,我突然萌生了无与伦比的学习兴趣。打开视频,一秒、两秒、三秒……我大失所望,这根本就和平时上课没有什么区别嘛!我带着困意,还是坚持把两个视频看完了,但是似乎效率不高,我只能记住少部分内容和一些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可能是视频声音太平淡,吸引不了我的兴趣吧!我想,如果它像我们平时玩的一些电子小说那样,到了某个情节,还可以让我们选择接下来发生的内容该多好,或者弄得像个剧集一样,再传上网让我们平时阅览,用略带幽默的形式就更不错了。
嘉豪
刚听说历史课在电脑室上,我第一反应是可以玩电脑。上课后发现无法上网,就开始看视频了,我才发现五分钟是如此漫长。一个短短的视频使我的态度发生了如下转变:饶有兴趣——兴趣——无语——无奈——不耐烦。老师像机器人一样在喃喃细语,而且语速实在慢,语调平淡,所以在我看来就像是和尚在念经。等我看完第一个视频之后,四处张望了一下,只见旁边的几个同学兴致勃勃地盯着屏幕,时不时傻笑两声,原来他们正在玩四维弹珠!我受到了惊吓,随即陷入了沉思,然后也忍不住玩了几把。不一会儿,老师喊停。开始提问了,只见全场万籁俱寂,老师为了hold住全场,毅然把身为科代表的我点了起来。问题比较简单,我两三下就解决了。
晓洋
刚到电脑室,我们兴奋地冲到电脑前,插上耳机,在老师的指引下,打开视频,一幅地图便呈现在我的眼前。我满心期待地凝神听,可没过几秒,兴致全无。声音好平淡,语速好慢!不得不说,我在看那两个视频的时候,按了无数次快进键,无奈这项功能好像失灵了,我只能乖乖把视频看完,但看完之后便无所事事了。老师终于叫我们停下来,我以为要正式开讲了,但是老师只是问了我们有没有什么不懂的,觉得这节课怎么样。同学们都没有举手提出问题,但是我想他们一定有很多问题,因为我也有很多不懂的,但是不知道怎么表述出来。课堂的小测我做得不错,不过我认为大部分都是好运撞对。
结语:一朵带刺的玫瑰
作为一名“号称”从事教育信息化研究工作的高校教师,我当然希望李月霞做微课、搞翻转课堂,但作为一名教师家属,我并不会特别鼓动她去开展这些实验。因为我知道,那样首先倒霉的可能就是我——当她关起门来录微课的时候,我就得放下手头的工作去照顾小孩,当她一早爬起来修改微课的时候,我就要面临早餐怎么解决的困境——在奉献青春和舒适生活之间,我无耻地选择了后者。
更麻烦的是,有些东西看起来很美,也确实很美,但要获得这种美,却需要大量具体、细致的工作,也需要较为完整、可操作的方案——这些烦琐的技术性工作远比欣赏美丽要复杂、困难得多。微课也好、翻转课堂也罢,都只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转变成现实,需要一节课一节课地去设计、需要一次课一次课地去操作,只有不断尝试、总结,才有可能发挥它们的效果。
还有更麻烦的,即使付出了努力,也不一定能收获美好。无论是设备的状况还是学生的状态,任何一个教学环节中的细小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教学的失败,特别是头几次尝试的时候。李月霞的这次实验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如果把付出、风险和收益放在一起评判,又会有多少教师在微课和翻转课堂的道路上坚持走下去呢?我不知道。
所以,我并不太愿意“忽悠”其他教师去做微课和翻转课堂,因为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需要教师自己投入,还需要找到恰当的方法,甚至对自己的生活状态都会产生影响。我能做的就是动手去做些微课,然后拿到自己的课堂中去试用,再把我的经验教训分享给其他人。有可能的话,和感兴趣的教师一起在他们的课堂中去尝试,再把更多的经验教训拿出来分享。这正是“中小学微课应用”这个系列文章的目的——只有帮助教师们不断改进操作的方法和技巧,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感受到微课或翻转课堂的作用,在成功中获得高峰体验,微课和翻转课堂才有可能落到实处,最终达到变革教学的目标。
微课很美,翻转课堂也很美,一如芬芳的玫瑰。当你伸手去摘的时候,获得的可能不是芬芳而是刺痛——玫瑰很美,小心有刺。
(作者单位:广东佛山市南海艺术高中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类翻转课堂:一朵带刺的玫瑰——一节微课的多重叙事(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