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湖湿地生态脆弱性的理论与实践(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3. 3 旱涝灾害交替波动的脆弱性
    波动性脆弱的特点是在客观实体数量上作为不同状态的重复组合,而性质上没有实质的改变。波动是脆弱的表现,又是脆弱的原因。历史上,洪泽湖地区旱灾和洪涝灾害多发[12~15],这也是导致洪泽湖地区脆弱性表现明显的主要原因。
    据杨庆萍等研究洪泽湖近50年水位变化发现,洪泽湖水位≤11.3m的年份有1957年、1959年、1961年、1962年、1965~1968年、1977~1982年、1988年、1992年、1994年、1995年、1997年、1999年、2001年共20年,其中洪泽湖水位≤11.0m的年份有1955年、1959年、1962年、1965~1968年、1978年、1979年、1992年、1994年、1997年、1999年、2001年共14年。而对1736以来的洪泽湖水情资料进行分析可以看出,1736年以来洪涝的发生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1736~1804年。年最高水位大于15.0尺(清朝营造尺,每尺折合0.32m,下同)的洪水年份为1742年、1753年、1755年、1771年、1773年、1778年、1779年、1782年、1786年、1796年、1799年、1803年和1804年,其中以1786年(清乾隆五十一年)为最高,高堰水志桩长至16.3尺。②1805~1851年。年最高水位大于20.0尺的洪水年份为1831~1833年、1839年、1840年、1841年、1843年、1848年、1850和1851年,其中以1851年(清咸丰一年)为最高,高堰水志桩长至23.4尺,洪泽湖石工及大堤悉行入水,甚是危险。③1852~1911年。以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的洪水水位最高,该年夏秋季节,大雨时行。洪泽湖上游来水甚旺,高堰水志桩积至16.1尺。④自1912年至今。近100年以来,其中出现1916年、1921年、1931年、1950年、1954年、1956年、1975年、1982年、1991年、2003年多次高洪水位和严重灾害事件[12~15]。结合洪泽湖历史旱涝灾害来看,100年来的洪涝灾害在时间上具有显著的历史继承与延续性特点,这种旱涝灾害交替发生的局面,使洪泽湖湿地呈现出显著的波动性特征。洪泽湖水域旱涝灾害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再此不赘述。

      3. 4 水质污染的介入性脆弱
    洪泽湖地处淮河中下游,了解洪泽湖水质污染的状况,必须从洪泽湖周边地区尤其是上游来水考虑。淮河从安徽大柳巷进入江苏地界,经盱眙、洪泽龙子山流入洪泽湖。李波等人研究发现,淮河干流入湖水量占洪泽湖周边河流总汇入水量的70%以上,入湖污染物占全湖的80.4%。洪泽湖的水质基本上取决于淮河入湖径流的污染状况,包括沿湖各县随洪泽湖水系输入,山包括外省市通过淮河、濉河、新汴河及支流输入,最终从淮河、溧河洼等入湖口进入洪泽湖。但污染物主要来自于淮河口与溧河洼,分别占80.4%和14.39%,其它入湖河道仅占1.57%。在本地入湖污染源中则以湖西的泗洪、盱眙、泗阳三县为主,废水排放分别占56.38%、32.49%和11%。湖东的洪泽、淮阴区多为出湖河道,入湖污染物很少,所占份额一般都小于0.1%[13,15,16]。
    淮河流域水污染有越来越严重之势,“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是对淮河干流水污染的真实写照。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地方部门和企业没有认真执行环境保护政策,盲目发展污染严重的小造纸厂、小化肥厂、小制革厂等,大量污水、废水直接排入河湖,导致流域内水体普遍受到污染。典型案例是,1994年7月的特大污染事故,持续时间长达55d,污染物浓度高,毒性危害大,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经济损失巨大。盱眙县2天内死鱼约7万kg、螃蟹约3000kg,全县渔业直接损失6350万元,累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7亿元。1996年,淮河流域水质劣于Ⅳ类水的河段占全河段的79.7%,其中Ⅴ类+超Ⅴ类占64.1%。流域内发生的较大污染事故高达160起[15,17]。
    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70年代以来,洪泽湖水系污染事故主要有:①淮河口。1975年5月、1982年5月、1986年3~4月、1989年2月、1989年10月、1992年2月、1994年7~9月、1995年10月。②溧河洼入湖口。1974年7月、1980年10月、1981年10月、1986年5月、1987年4月、1988年3月、1990年5月[18~20]。可以看出,洪泽湖作为一个过水性湖泊,其水质的变化主要受上游淮河来水控制,洪泽湖水质的变化过程也是淮河流域水污染形势的集中体现。这种外来水质污染使整个洪泽湖水域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水质被污染,直接破坏了湖区水生生态系统和水陆交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理学类洪泽湖湿地生态脆弱性的理论与实践(4)在线全文阅读。

洪泽湖湿地生态脆弱性的理论与实践(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shiyong/12266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