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教师对祖国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浓厚情感,以及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情感,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美感教育中也有重大影响。
5.教师应该善于深刻而含蓄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这样更易使学生受到感染,引起他们强烈的内心体会。
三、教师的意志方面
在教师的活动中,主观和客观的困难很多,如果没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教育任务。
1.教师应当培养和造就自己完成教育任务的明确的目的性和力求达到这一目的的坚定意志,动员自己的全部力量以克服工作中所遇到的外部和内部困难。
2.教师的果断与坚定性,是在教育过程中直接影响学生的内在力量。对教育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即作了决定,就要不屈不挠,克服一切困难,坚决执行。教师的果断性,是与深谋远虑和当机立断相结合、与冒失从事和优柔寡断相对立的。
3.教师的沉着、自制、耐心和一贯的坚持性,是有效地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品质。它表现在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抑制无益的激情和冲动,也表现在坚持不懈地了解和教育学生,还表现在对学生所提要求的严格、明确和不断的督促、检查上。
4.教师的精力和毅力,也是影响教育工作成败的意志品质。教师的工作很复杂、很艰巨,没有充足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教师的意志品质不仅为提高自己和顺利地进行教育工作所必需,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四、教师的教育能力方面
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有崇高的师德,还要有深厚而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师是一项特殊的工作,关系到受教育者的成长,不但要在道德品质方面作学生的榜样,而且在业务方面也应具有特殊能力。
1.应具有全面掌握和善于运用教材的能力。教师应当又红又专,教师的“专”首先是精通所学的专业知识,全面掌握教材,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的知识,作好教案,如制定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实施方法、学时数、教学进程、教学总结等。在备课过程中首先应该钻研教材,从中区分出教材中哪些是重点、是主要的和本质的论述、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再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教材加工改组,使之系统化,采用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感兴趣的形式给他们讲授,如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善于用生动的形象、例证,帮助学生接受抽象的理论,便于学生深入理解。
2.应具有准确的言语表达能力。古今中外教育家都承认,善于清楚地、有说服力地发表自己的思想是优秀教师的基本品质之一。一方面,教师的言语应当简单明了,内容具体,生动活泼,有感染力,善于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切合他们的理解水平;另一方面,教师的言语必须合乎逻辑,语法正确,流利畅达;同时教师的言语也要抑扬顿挫,伴随着适当的面部表情和手势。
3.应具有独立性和创新性的思维能力。新时期的教师要有创新精神。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是创新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和实践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先成为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人。一个循规蹈矩、不去突破常规教学模式的教师,根本不可能去指导学生创新,只能做一个“知识技能的传播者”。教育工作不是千篇一律的,教育条件不可能毫无差异地重复出现,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教育对象,教师必须因材施教,因时、因地制宜,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同时教师对自己的或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应有分析批判的能力,是好的经验就虚心学习,是缺点就吸取教训。教育工作绝不能因循守旧,教师不仅要努力提高自己思维的独立性与创造性,还应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类浅谈新时期教育对教师的要求(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