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解读《他们》中女性成长历程(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xuecool-com或QQ:
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挨打一昏迷一贪吃一变胖,奥茨笔下的女性正是通过这样一种怪诞的方式表示她们对男性暴力的憎恨与反抗。莫琳长期精神恍惚的状态把传统妇女的被动状态推向了极限:像个植物人一样躺在床上,只是吃和睡。虽然精神恍惚,但莫琳在潜意识里对自由的渴望却更加强烈。她感觉自己的灵魂“流到了另外一个身躯,那个逃往它处的自由身躯里一‘她’就像势不可挡的洪水,要冲决堤岸,自由奔泻。这强烈的意志驱使莫琳再度醒来,用新的命运去尘封不堪回首的过去。
两年过后,莫琳终于破茧而出。蜕去臃肿外壳的莫琳也将少女时的被动、沉默和幻想一并蜕去。新生的莫琳积极地面对现实,以一种更加现实可行的方式去实现自由的梦想。为了找到一份体的工作,她先是完成了中断的高中学业,而后又在夜校学习写作。女性写作被女性主义者赋予深意。西苏认为:“只有通过写作,通过出自妇女并且面向妇女的写作,通过接受一直由男性崇拜统治的言论的挑战,妇女才能确立自己的地位。学习写作使莫琳学会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在给“奥茨女士”的信中,她打破以往的沉默,吐露自己的心声。那个被吓怕了的爱幻想的女孩己经不见了,读者在信中看到的是一个勇于面对现实、敢怒敢言,甚至是有一丝冷酷的莫琳。莫琳向“奥茨女士”质问说:“为什么你对我们说那些书的重要性胜过生命呢?那些书并没有我的生命那么重要。”莫琳开始尊重自我,并将生命植根于自己的生活。以前的经历使她认识到文学不能拯救她,即使现实生活再混乱也比小说更有价值。莫琳在信中冷漠地描述了她要逃离底层的计划,她打算嫁给一个大学讲师。“我将去爱一个人。…我需要他,我希望他跟我结婚。我将使这件事情得以实现,并且开始我的生活。”这一系列“我”字和采用主动语态的句子充分体现了莫琳现在的主动性。她要掌控自己的生活,她把生活视为力量的斗争。
莫琳编织谎言成功引诱了那个大学讲师。她结婚了,搬到郊外,成为中产阶级中的一员。当城里发生大骚乱时,她母亲的房子被烧了,她的哥哥成了杀人犯,只有她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莫琳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达到了目的。虽然是一种冷冰冰的胜利,但莫琳至少给了环境自己力所能及的回击。
四、梦想的延续
婚姻给予了莫琳金钱与地位,使她摆脱了贫困与暴力的威胁。此时的莫琳应该感到满足,但是当她反观内心时却发现“空空如也,一无所得”赢得婚姻的莫琳并没有赢得自我,她还是需要一个男人来给她定位,那就是做一个“幸福的家庭主妇”。
虽然奥茨没有继续讲述莫琳婚后的生活,但是弗里丹在《女性的奥秘》(1963)中揭示的事实预测了莫琳的命运:“妇女被禁锢在家里…处处被动,…在这个男人的世界上,她得完全依附于男人的保护,她永远也不可能成长起来。”莫琳以为已摆脱了贫困和男性暴力的威胁,可不知不觉中又陷入另一种无形的暴力。她的“牢靠”生活是以放弃独立的经济地位和独立人格为代价的。莫琳的成长经历反射出女性只有在实现了经济和人格上的完全独立才能真正求得主体意识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英语论文试析解读《他们》中女性成长历程(2)在线全文阅读。
试析解读《他们》中女性成长历程(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