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园路设计
园路贯穿连接各景区,形成构图骨架,绿地园路设计在中轴两侧,采用自由与规则式相结合,且运用现代流线处理手法,以求活泼流畅,取得步移景异的效果。
3.4建筑小品设计
建筑小品皆注意体量,与环境协调,少而精,画龙点睛。四方亭设计力求新颖,双手托球主题雕塑、文化柱符合花溪文化特色,绿地中大量地设置草坪灯、庭院灯、地灯,丰富了景区效果。
3.5植物设计
绿地四周以行道树香樟围合,内部乔木选罗汉松、黑松、雪松、紫薇、紫荆、桂花、樱花、碧桃;灌木选茶花、杜鹃、红花继木、金叶女贞,以草坪衬底,体现了花溪植物景观。
4绿化树种简介
(1)雪松(Cedrus deodara),松科雪松属植物。常绿乔木,树冠圆锥形,大枝不规则轮生平展,树体高大,树形优美。具长短枝,叶针形;球花单性异株;球果椭圆状卵形,长7~12 cm。为世界著名的观赏树。原产于喜马拉雅山西部自阿富汗至印度海拔1 300~3 300 m的地区。我国多数城市已栽培[1]。
(2)黑松(Pinus thunbergii),松科松属植物。常绿乔木,树皮灰黑色,枝条开展,针叶2针一束,束生,粗硬,长6~12 cm,树脂道中生。球果卵形,长4~6 cm,具鳞盾、鳞脐、鳞脊之分。树形优美,色泽郁黑,具有较高观赏价值,是风景林、行道树或庭荫树的良好选择树种。原产于日本和朝鲜。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瘠薄土地。对病虫害的抗性较强。贵州省已普遍栽培。
(3)五角枫(Aceroliverianum),槭树科槭树属植物。落叶乔木,高6~10 m,树形开展,叶掌状五裂,典型秋色叶类树种,秋叶黄色。果翅平展,形似蝴蝶,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贵州野生于海拔1 300~1 600 m的阔叶林中。属阳性树种,抗污染性强。
(4)樱花(Prunus yedoensis),蔷薇科樱属植物。落叶乔木,树皮暗褐色,具环状排列皮孔。叶卵状椭圆形至倒卵状椭圆形,边缘具刺芒状尖锐重锯齿,叶柄顶端具腺体。两性花,白色至淡粉红色,伞形至复伞形花序。核果。花期4月。为常见春季著名观花植物。原产于日本。在我国普遍栽培。
(5)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别名钓鱼竹,竹亚科慈竹属植物。常绿乔木,高5~10 m,顶端细长弧形下垂。地下茎合轴型,每节具多数分枝,无刺及气生根。叶长卵状披针形,长10~30 cm。树形优雅,枝叶繁茂秀丽。具较高观赏价值。原产于中国,贵州省普遍栽植。
(6)苏铁(Cycas revoluta),别名铁树,苏铁科苏铁属植物。常绿棕榈状木本植物,主干柱状。营养叶羽状,长0.5~2.5 m,厚坚硬革质,羽片条形,长达18 cm。球花单性异株。体型优美,有反映热带风光的观赏效果。花期6—8月,种子10月成熟。不耐寒,温度低于0 ℃时易受冻害。生长速度缓慢,寿命可达200多年。
(7)马缨杜鹃(Rhododendron delavayi),别名马缨花,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常绿灌木至小乔木,树皮呈不规则剥落,棕褐色;叶革质,长圆状披针形,集生枝顶。花两性,合瓣花,钟状花冠,红色,10~20朵排成顶生伞形花序。树形优美,花大色美,为著名观花植物。产于我国,贵州省有分布,多生于海拔1 200~2 900 m的山坡。
(8)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llus),别名罗汉杉,罗汉松科罗汉松属植物。常绿乔木,高达20 m以上,树冠广卵形;叶条状披针形,长7~12 cm,叶表暗绿色,有光泽,螺旋状互生,球花单性异株。种子卵形,种托肉质,椭圆形,初时为深红色,或变紫色,状似披着红色袈裟正在打坐参禅的罗汉。树形优美。花期4—5月,种子8—11月成熟。较耐阴,耐寒性较弱,抗病虫害能力较强。寿命较长。
(9)铺地柏(Sabina procumbens),别名爬地柏,柏科圆柏属。常绿匍匐小灌木,贴近地面伏生。叶全为刺叶,3叶交叉轮生,叶基下延生长,叶长6~8 mm;球花单性;球果球形,内含2~3粒种子。可作良好的地被植物、桩景材料或山石、草坪的配置植物。原产于日本,我国各地园林中常见栽培。
(10)碧桃[Prunus persica(f.duplex Rehd.)],蔷薇科桃属植物。落叶小乔木,叶椭圆状披针形,花单生,径3~5 cm,淡红色,重瓣。花期3—4月,果期6—9月。桃花烂漫芳菲,妩媚可爱,故我国南北园林皆多应用。喜光耐旱,不耐水湿,有一定的耐寒力。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工学类贵阳市花溪区行政办公中心绿化设计(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