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世纪初世界经济不景气、外资投资缩减的情况下,越南的投资仍以超过30%的贡献率推动经济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是国内私人投资。2003年社会发展投资总额中,私人投资58万亿盾,投资额最高,增长幅度最大(为24.7%,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率5.8%)。目前越南已有12万家私人企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成分。2003年工业总产值为302.99万亿盾(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比上年增长16%,其中私营企业工业产值比上年增长18.7%。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作为一个正在由落后的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和市场经济体制构建中的国家,越南也面临一些难题与挑战。
第一,越南企业的竞争力还很薄弱。私营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投资分散,缺乏规模。国营企业机制转变迟缓,管理水平低;缺少高质名牌产品,设备老化,不少原材料需要进口,生产成本高。越南产品质量较差,创汇能力和竞争力低。据统计,越南国内商品价格与国际价格(大部分按照进口价计算)比较:水泥高出115%,印刷纸和书写纸高出127%,氮肥高出131%,苏打高出163%,钢坯高出125%,蔗糖高出140%。外资企业使用的电费、海运费、国际电话费用均高于本地区其他国家,平均高出2—3倍。越南与泰国比较:越南用电量相当于泰国的1/5,移动电话为1/20,因特网为1/300。因此,在打开国际市场和在国内市场上应对外来产品抢占市场方面,越南企业的竞争能力亟待提高。
第二,越南在转变经济机制、融入世界经济方面明显滞后。越南在转变经济机制的同时,也遇到世界市场的各种挤压,迫使越南在提高竞争力的同时还要面对各种形式的贸易壁垒。越南的出口过度依赖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市场,上述市场一旦对越南产品实施各种限制,越南的整个出口就会陷入困境。由于受美国和欧盟等主要市场的各种限制以及本国重要出口产品数量不足等因素的影响,2003年下半年越南的出口增长势头趋缓,前景不容乐观。为此,越南政府推出一系列刺激生产和鼓励出口的措施,以确保完成当年规定的190亿美元的出口指标,并为2004年的出口奠定基础。2003年上半年,越南出口总额达97.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2.6%。对此,当局提出了下半年完成95亿美元出口额的目标。然而从2003年7月份开始,越南出口的总体势头放缓,当月出口额比上月下降3.3%,8月份又下降了3.5%。在美国市场方面,越美贸易协定签订之后,两国经贸合作关系发展迅速,但由于美国的市场准入条件繁杂苛刻,加上人为设置的,贸易壁垒,特别是美国不顾越方强烈反对,对越南鲶鱼征收38%—68%的反倾销关税,导致2003年越南鲶鱼对美国的出口额下降64%,由上年的5500万美元下降到2000万美元。
第三,越南在吸引外资方面仍然面对不少挑战,尤其是在基础服务设施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瓶颈制约。目前,越南服务业总体还处在较低水平,主要表现在硬件差、服务质量不高。硬件方面远没有达到经济发展的需要。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越南公路中,砂石和土路路面占了总里程的73.31%;电力供应不足,从全国范围来讲,高峰期电力缺少100-450MW,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供水系统落后,且价格较高。软件方面,政策法规还存在透明度低、随意性强、申请手续繁琐等弊端,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投资环境尚未得到根本改善。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经济学越南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9)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