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工程项目 招投标 指标分析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造价指标在招投标阶段的表现形式和应用,说明了指标在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中的重要性。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从现在起作为企业应该建立企业内部的指标积累体系和机构,收集每一个工程的造价信息资料,建立和积累历史工程数据,形成工程造价指标,使我们以后的造价工作越来越轻松。
在建设项目从决策策划到竣工验收各个阶段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的过程中,指标都以它特有的表现形态存在,起着审核、调整造价、控制指导等作用。现主要以招投标阶段为例分析一下指标的表现形态和指标应用。
一、指标在招投标阶段的表现形式
在招投标阶段的各项业务中,指标无处不在,我们可以将指标抽象地理解成造价人员头脑中的经验。经验是衡量一个造价人员专业素质的关键要素。
在建设部第89号令中指出,招标人应当根据招标工程的特点和需要自行或者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招标代理机构编制招标文件,其中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拟建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量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规费项目和税金项目的名称和相应数量的明细清单,招标方统一编制工程量清单有效保障了投标单位竞争基础的一致性。
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主要按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来进行。由于建筑工程本身的特性,工程的不确定性和变更因素多,工程建设的风险较大,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招投标双方业务主体风险共担,项目合同价确定所应有的责任和风险也就是投标单位只对自己所报的单价成本等负责,而对工程量计算等原因引起的错误则由招标方承担,如何保障编制的清单数量的准确性,是否有丢项、漏项、错项等情况发生?如何将风险降至最小化?面对这些问题,该如何处理?
如果是一名资深的造价人员,他的头脑中会有大量历史工程数据的积累,面对相同工程类型、相同工程结构和基础形式,相似项目特征的工程,对编制出来的工程量清单项目进行审核时,很快就能发现是否有丢项、漏项、错项,而对清单项目的工程量进行审该时,也能快速判断主要清单项目的数量是否在经验值范围之内。假如我们将这些头脑中的经验抽离出来具体为一种表现形式的话,就是指标的存在形态。所以说指标是经验的一种载体,头脑中的经验与指标往往是多层面、多纬度的。
工程造价指标的存在形态有量和价两种,在工程量清单编制阶段主要以量的形式出现,即清单实物量指标。而在编制标底和投标报价阶段,不但有量的指标还有价的指标。随着业务的展开,对指标的需求也是分层次逐层细化。指标的具体分类有:
第1级:单项工程单方造价指标、各单位工程单方造价及比例;
第2级:单位工程单方造价、分部分项工程单方造价及占单位工程造价的比例。单位工程人材机消耗百平米用量,百平米造价及综合单价;
第3级:分部工程单方造价及各分部工程占分部分项工程造价的比例指标;
第4级:实物工程量清单项百平米用量,百平米造价及综合单价;
第5级:12位工程量清单百平米用量,百平米造价及综合单价。
二、指标的应用
1、指标的应用意识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追求的无非就是两个:利润和发展。企业和个人永远会有走在前沿,成为思考并带领这个行业向前进的佼佼者。
工程造价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实践性大于理论性,经验论大于书本。工程造价管理有两个工作过程,一是工程造价确定,二是工程造价控制。工程造价的确定,仍然有人是用电子表格计算,而工程造价的控制更是依赖资深人士的经验论。试想,一个缺乏经验的造价人员何谈造价控制呢?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工学类试论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造价指标分析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