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不同嫁接方式对嫁接苗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的嫁接方式对嫁接苗的株高、株幅、真叶数等生物学性状有一定影响。相同接穗(津优35号)、相同砧木(黑籽南瓜+白籽南瓜)采用不同的双根嫁接方式进行嫁接,平均株高、平均真叶数、平均株幅均以靠接+靠接苗最大,而且远大于其他嫁接方式;以顶接+劈接表现最差。以津优38号黄瓜为接穗,其嫁接苗的平均株高、平均株幅、平均真叶数均大于以津优35号黄瓜为接穗的嫁接苗,这与同期播种的津优38号黄瓜长势强有一定的关系。
2.3不同嫁接方式对黄瓜植株抗病性的影响
由于多年连作,枯萎病、霜霉病猖獗成为制约黄瓜塑料大棚生产的主要因子。由表3可以看出,经双根嫁接后,黄瓜植株枯萎病发病率明显下降,控制在0~5.0%范围之内,但依黄瓜接穗品种及嫁接方式的不同,发病率略有差异。单根嫁接后,黄瓜植株枯萎病发病率也有所下降,但低于双根嫁接苗。而未经嫁接的津优36号黄瓜(对照1)、津有38号黄瓜(对照2)植株,枯萎病发生较嫁接苗高,病株率分别达到21.0 %、23.0 %。
3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嫁接苗的成活率还是生物学性状,均以靠接+靠接法最好,这可能是由于靠接苗接穗带根,增加了根系对土壤中水分、养分的吸收面积,利于嫁接伤口愈合的缘故。靠接易操作,接后易管理,成活率也高,但靠接后易产生不定根。黄瓜一旦扎下不定根,它会逐步代替南瓜根的功能。南瓜根看起来粗壮,但实际上已逐渐失去作用,这样就失去嫁接的意义了[3]。因此,靠接+靠接法一般需要进行后期1~2次的断根处理。
按照靠接+靠接、顶插接+靠接、劈接+靠接、顶插接+劈接4种嫁接方法的技术规程要求,不同的嫁接方法对接穗和砧木播种时间的先后有不同要求(例如,靠接法要求接穗先于砧木播种3~5 d)[4]。本试验由于条件所限,各种嫁接方法所采用的接穗和砧木均在同一时间播种,故对嫁接苗的成活率及其生物学性状的影响会造成一定的差异。
双根嫁接黄瓜与未嫁接黄瓜(对照)枯萎病发病率结果对比表明,采用双根嫁接技术显著提高了植株对枯萎病等病害的抗性。
参考文献:
[1] 孙志强,白玉玲.嫁接黄瓜的生理基础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1996(1):26-28.
[2] 齐艳花.大兴区越冬茬双根嫁接黄瓜增产效果显著[J].蔬菜,2009(2):40.
[3] 王一红.越冬茬黄瓜插接法嫁接及苗期管理[J].蔬菜,2004(11):20.
[4] 张国呈.黄瓜嫁接栽培技术问答[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理学类不同嫁接方式对黄瓜双根嫁接苗成活率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