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总结了异育银鲫养殖技术,包括放养、饲料投喂、水质调控和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异育银鲫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异育银鲫;养殖技术;水质调控
异育银鲫是以黑龙江方正银鲫(母本)与江西兴国红鲤(父本)人工杂交而成。其子代性状不分离,十分有利于异育银鲫苗种的传代繁殖和扩大生产。异育银鲫生长速度较父本快34.7%,比普通鲫鱼快2~3倍,一般当年苗种可长到200~250g。现将异育银鲫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1放养前准备工作
应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进排水方便的场所建造池塘[1]。池底平坦,以壤土为好,淤泥不得超过30cm,池塘面积以0.2~0.4hm2为宜,池塘配备3kW叶轮式增氧机1台。鱼种放养前,晴天中午进行药物消毒,以充分发挥药效[2]。清塘药物多选用生石灰,其优点是能杀死寄生虫卵、野杂鱼、青泥苔、病原体等有害生物,而且可改善水质,使水呈弱碱性。一般用2 250kg/hm2生石灰,如距离放养时间比较近,也可用75kg/hm2漂白粉消毒,生石灰药效一般7d左右,漂白粉药效在3d左右。放养前15~20d,成鱼池注水1.0~1.2m。
2放养
平均水温达6~10℃时,选择晴天中午放养,入池水温差不超过2~3℃;鱼种入池前用高锰酸钾溶液药浴20min,或用3%~5%食盐水药浴15min。放养品种要选择生长快、个体大、饲养方便、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伤无病的鱼苗。
2.1池塘精养
以投放1龄鱼种为主,规格为30g/尾以上。春季放养,放养密度为4.5万尾/hm2左右,搭养50g/尾的鲢鱼种2 250尾/hm2、鳙鱼种300尾/hm2,主要投喂人工颗粒饲料,异育银鲫收获规格可达75g/尾,净增产量达7 500kg/hm2以上。
2.2网箱养殖
放养量以(规格6.6cm左右)100~500尾/m2为宜,经过7个月饲养,最大个体重可达0.75kg,平均个体重在350g以上,网箱产鱼7.2kg/m2,饲料系数1.2~1.4。
2.3鱼种池配养
按常规放养密度培育家鱼种,在不多增加投喂饲料的情况下,当年放养异育银鲫夏花鱼种1 200~1 800尾/hm2,饲养6个月,可收获异育银鲫375~600kg/hm2,平均个体重200g以上,成活率可达90%,并且不影响主养鱼种的生长速度和出池规格。
2.4成鱼池混养
在主养其他鱼类的成鱼池中,混养异育银鲫当年鱼种1 500 尾/hm2左右,养到年底,每尾重达300g以上;混养银鲫夏花,养到年底,个体重达150~200g,产量750~1 125kg/hm2;多次套养有利于均衡上市,即年初放养体重50g的隔年鱼种1.5万尾/hm2,5~6月再放养当年夏花3 000尾/hm2,一般到9月,年初放养的鱼种体重已能达到300g以上,可陆续起捕上市,以后一直到春节能不间断地有不同规格的商品鱼出售,异育银鲫的产量可达750~1 200kg/hm2。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理学类异育银鲫养殖技术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