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防汛防台抗旱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19篇)(全市防汛部门)(11)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7-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篇12:领导在抗旱救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领导在抗旱救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领导在抗旱救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抗旱救灾,关系民生。建国书记对当前的旱情非常关心,对开好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刚才,林海同志对当前抗旱救灾工作做了一个全面详细的部署,几个厅局也做了很好的表态发言,希望大家按照林海同志的部署和要求以及厅局的安排抓好落实。

今天上午我们看了同心、原州区的几个地方,又听了三个市县同志的发言,总的感受是,尽管旱情很严重,但社会稳定,干部群众精神状态很好,令人振奋,这一点很不容易。我分析,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亲民政策。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同志高度关注干旱山区的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这两年,xx、xx总理先后到干旱带视察,对解决人饮等问题做出重要指示。国家有关部委也非常重视,一拔接一拔地来调研,积极支持干旱山区的抗旱工作,今天我们看的就是农业部落实去年xx总理视察时定的旱作农业项目。党中央的亲民政策,使大旱之年干部群众的情绪是好的,社会是稳定的。

二是得益于国家退耕还林草的政策补助。这个政策已经实施8年,今年即将到期,中央正在研究,xx在我区原则表态将继续延长。退耕还林不仅是一个生态工程,更是一个很好的扶贫工程。就固原市来讲,农民人均得到补助粮食400多公斤,家里有粮,心里不慌。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惠民政策,在大旱之年,吃粮会有问题。我们要有一个感恩的思想。

三是得益于自治区党委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真抓实干,新建了一批人饮工程。这些大小工程极大地保障了干旱地区群众的吃水问题。同时,各市县抗旱服务队在大旱之年为学校、敬老院、卫生院、五保户、特困户免费拉水、送水,发挥了很好作用。

四是得益于各地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抗旱救灾的支柱产业扎实推进。这是名副其实的“铁杆庄稼”,劳务收入占到了农民收入的1/3,这个数字比较可靠,是没有水分的,农民外出打工从邮局寄回来的现金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为抗旱救灾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五是得益于这几年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抗旱措施。这些都是干旱山区群众在长期抗旱实践中的经验积累和总结,是群众的发明创造。如压砂保墒、秋覆膜、一膜两季等等。今天上午我们在同心看到的秋覆膜和没有覆膜差异很大,在原州区看到的一膜两季也是一个节约成本的很好方式。这些措施能有效地保墒,起码还能种下去,今后要大力推广。

六是得益于各地有一批务实苦干、扎根基层的`专家、干部队伍。他们长期奉献在基层,表现出顽强拼搏、不等不靠的精神,有很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下面,结合大家对旱情的分析,我着重就长远做好抗旱工作强调几个问题,请大家思考。

一、对山区旱情要有新的思考和认识

如何来认识旱情?应对旱情、抗御旱情,最主要的是要研究新情况、把握新规律、解决新问题,着力提高对旱情发展规律性的认识。干旱是我区最大的区情。过去讲,五年一大旱、三年一小旱,现在看,十年九旱、十年十旱,天不下雨是一个定律。面对年复一年的旱情,我们怎么来认识,如何去应对,需要我们深思。科学发展观就是方法论,面对持续的旱灾,是年年被动的应付,还是从宏观上、从全局上、从长远发展上探索规律、把握规律,进而形成干旱山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思路和途径,这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一个工作方式方法问题,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建国以来,我区干旱年数48年,干旱几率达72%,旱是必然的,不旱是偶然的。统计资料显示,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区气候趋干、趋暖,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年降水量、有效降水次数都呈现出明显的、有规律的递减趋势,年降水量减少了100-150毫米不等,400毫米等雨线和风沙侵蚀线整整向南推移了80-100公里,干旱范围扩大、频率增多、程度加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干旱等极端天气会越来越频繁。因此,对旱情的发生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认识规律、研究规律、把握规律,树立长期抗旱、抗大旱的思想准备,把抗旱减灾工作作为一个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未雨绸缪,从农业生产的伊始,在安排粮食生产、农民增收、农业基础建设、生态建设等工作时,就要立足抗旱,做好抗旱工作的预案,把干旱的因素估计足、考虑透,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和麻痹松懈情绪。这样,我们的工作就主动了。要转变传统抗旱的惯性思维定势,顺应自然和经济发展规律,变被动抗旱为主动调整,逐步探索出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旱作农业生产体系,构建起抗旱增收的长效机制。否则,年年有旱年年抗,年年抗旱年年旱,年年围绕农业转,年年围绕土地转,年年围绕粮食转,抗旱救灾,年复一年,就农业抓农业,就粮食抓粮食,就抗旱抓抗旱,就扶贫抓扶贫,投入不少,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也非常努力,但工作很被动,效果不是很好。1234

篇13: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每年要就防汛抗旱工作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专门部署,说明防汛抗旱工作非常重要。刚才,国建同志对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等会,洪泰书记将作重要指示,大家一定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

防汛抗旱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大局,全县上下尤其是各级党政干部一定要站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站在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防汛抗旱工作的认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防大汛、抗大旱的认识不能有丝毫含糊、思想不能有丝毫动摇。

一是要深刻认识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旱的思想,是由我县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决定的。从客观上讲,我县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比较特殊,水旱灾害几乎年年都有。“九五”期间的5年中,先后有的特大洪灾,的北部山丘的暴发山洪,的东部丘陵区暴发山洪,尤其是在19的“7.18”特大洪灾中,资水酿溪段洪峰水位达216.77mm,超警戒水位8.77m,给全县造成损失13.6亿元。去年,我县又是三季连旱。如此频繁的水旱灾,既给全县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损失,也给了我们生动而深刻的教训。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到,部分地区洪涝灾害和部分地区干旱缺水将长期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直接影响全县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年年树立防大汛、抗大旱的思想,不可有丝毫侥幸的心理,决不能麻痹大意。

二是要深刻认识到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旱的.思想,是由我县质量相对不高的工程防御体系决定的。近几年,我们从各方面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投入,连续大干水利,工程的防洪标准和防汛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是,相对而言,全县的水利工程防汛质量仍然不高,整体抗灾能力仍然不强。特别是河道行洪能力下降,病险水库仍然很多,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紧急避灾躲灾基础工作不实。去年岩门前水库就出现主坝6处管漏、副坝穿孔的重大险情。在溃堤水库和山洪灾害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情况下,我们还没有完善的和十分有效的工程防御体系,只能被动躲灾避灾。面对这样一个严峻现实,我们既不能有盲目乐观,更不能有高枕无忧的思想,一定要在进一步加快工程建设、提高防灾能力的同时,切实做好防大汛、抗大旱的各项准备,弥补工程抗洪抗灾能力的不足,减轻灾害损失。

三是要深刻认识到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旱的思想,是为农民减损增收决定的。党中央、国务院对解决“三农”问题,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一直高度重视。今年,就促进农民增收专门下发了1号文件,这是前所未有的。减少水旱灾害损失就是相应地增加了农民收入。据统计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县洪旱灾害造成的农业直接经济损失平均每年在 万元以上,人员伤亡中绝大部分也是农业人口。尤其是重灾地区发生山洪时,农民的住房、财产往往遭到毁灭性损失,一辈子的家业毁于一旦。而且,这些地方大都是落后山区、穷山僻壤,生产、生活条件相当恶劣,遭到灾害袭击后,难于恢复生产、生活,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做好防大汛、抗大旱工作,不能就事论事,不能只从防汛抗旱工作本身来看问题,而是要与农民增收联系起来。要充分认识到,扎扎实实做好抵御自然灾害的每一项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是促进农民减损增收最直接、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我们的重要职责,全县各级各部门都要把减损增收这篇文章做好。

二、要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

刚才,国建同志就我县当前防汛抗旱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在此基础上,我再强调四点:

(一)排查要细致。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组织专门力量,对河流、道路、煤炭、地质灾害多发区、病险水库等灾害隐患进行排查,进一步加大检查和巡查力度,发现险情及时处理并上报,严防重大事故发生。河流、道路方面的隐患由交通、运管部门负责排查;煤矿由安监部门负责排查,对有隐患的矿井要责令立即停产;地质灾害隐患由国土部门负责排查,重点区域要派人24小时监控,对区域内的农户,该搬迁的要坚决搬迁,该转移的要立即转移;病险水库隐患由水利部门负责排查,要派人严密监控,明确专人24小时值班,严防死守,增加巡查频次,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险情扩大和蔓延,绝不能发生缺堤和垮塌事故,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员伤亡和减少财产损失。

(二)物资要备足。防汛物资储备是做好防汛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各地、各部门要按照“防大汛、抗大灾”的要求,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制定具体的防汛抢险物资储备计划,查清现有库存,加大防汛块石、三袋、土工布等物资的储备力度,及早组织调度到位。要切实保证防汛物资质量,确保应急。由县防指下达的储备任务,要采取专门储备和社会储备相结合的办法,按照定点、定保管的要求,确保储备拥有量。各乡镇要根据需要,适当增加储备物资数量。县级储备的草包、钢管、桩木、元钉、铅丝等防汛物资要尽快落实库房,储存到位,主要用于重大险情的抢险应急和调剂乡镇储备的短缺。

(三)力量要到位。要进一步充实抢险应急分队人员力量,将任务明确到人,落实到人,特别是公安、武警、当地驻军、民兵预备役队伍、水利等要进一步增加抢险队伍的力量,严阵以待,真正做到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一遇险情能及时出击,千方百计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广大党员和各级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同时,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做到安全操作,尽量避免人员伤亡,避免发生骚乱现象。严禁组织学生和未成年人参与抢险。

(四)执法要严格。各级领导要认真学习贯彻《防洪法》、《水法》、《水上保持法》及《河道管理条例》。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涉河建设项目的审批。对于在河道内违规设障,违法采矿,违法建筑和破坏水利工程等违法行为,要采取坚决措施,依法严肃处理,巩固河道治理成果,保持江河正常流态。同时,要依法加大防洪保安资金和水资源费的征收力度,为防汛抗旱提供足够资金保障。

三、要进一步强化责任

一是严格落实责任制。建立完善的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责任制,是夺取防汛抗旱工作胜利的关键和保障。县防汛指挥部已下发文件明确了联系各镇(乡)防汛工作的县级领导和各成员单位,各镇(乡)也要迅速把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好,形成县领导包镇(乡)、镇(乡)领导包村、村领导包组的行政首长防汛责任体系。同时,继续实行县级领导包大中型水库、乡镇领导包小型水库和水库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直接责任人(业主)“三位一体”的防汛责任制。各镇(乡)要根据签订的防汛抗旱责任状,把责任、任务一级一级落实下去,做到级级有压力,人人有责任,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确保防汛抗旱工作措施层层落到实处。各责任人在汛期要经常深入责任区,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当务之急是要做好五件事:检查险工险段的处理,检查防汛器材的储备,检查防汛队伍的组建,检查防汛预案的落实,检查山塘水库的运行。对于工作不落实的地方,责任人要深入到一线督阵,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尽快完成各项任务。

二是要加强协作。防汛抗旱是一项需要组织和发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决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人的事,是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把防汛抗旱工作当作题中之义、份内之举,积极参与,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形成防汛抗灾的合力。这里要特别强调:水利部门要搞好水库的实时调度,确保工程安全;粮食、供销、物资等部门要抓紧做好麻袋、纺织袋、钢材等抢险物资的储备;石油部门要落实好抢险用油;电信部门要加强通讯系统维护,确保防汛通讯畅通;国土部门要对山体滑坡易发区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制订整治方案,做好山地灾害的防治工作;交通部门要做好公路沿线的防汛工作,确保交通畅通和抗洪抢险物资的运输;财政部门要预备一定的防汛抢险应急资金,以备急用。各镇(乡)要按照农村税费改革的要求,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和引导,用好“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动员广大群众自觉参与防汛抗旱工作。要主动加强与驻地部队的联系,及时提供信息,通报灾情,军民联防,共筑长城。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演讲稿大全在全市防汛防台抗旱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19篇)(全市防汛部门)(11)在线全文阅读。

在全市防汛防台抗旱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19篇)(全市防汛部门)(1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shiyong/181953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