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抓好校本培训。要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与培训制度,学校要以校为单位开展通识性培训(小学、初中、高中都非常必要),要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学科培训。要与教研部门、教师培训机构等建立联系,农村学校可以和城区学校建立联系,相邻学校之间建立联系,开展丰富的联校培训、联片培训,形成有力推动课程发展的专业咨询、指导网络。
3、班级管理常规要求
(1)规范室内表册。很多学校教室内表册很多,但是不规范,有些表册还是沿用多年前的,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形式了。教室内应有哪些表册,没有固定要求,但是学科课程表,活动课程表,作息时间表是必须上墙面的。花名册、登记簿等根据各地各校的情况,制定相关要求,但要考虑到涉及学生隐私的表、册、簿不能放在教室内。
(2)民-主选举班委。民-主选举班委成员,不仅是班级管理的需要,更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与管理的需要,培养学生民-主意识的需要。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需要从娃娃抓起。
(3)开好主题班会。围绕学校每月或阶段的教育主题,结合本班实际,认真开展好主题班会活动。召开主题班会前必须做好活动方案,注意资料收集(文字、图片)。
(4)配合家庭教育。加强家校联系,定期进行家访,定期召开家、校联谊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的配合教育。学校根据不同的学段、不同的班级提出每学期的家访任务。家访工作不仅班主任参加,学科老师也要参加进来。
(5)落实实践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这项内容主要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小学生每学年不少于10天,初中学生每学年不少于20天。高中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学生三年中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
(二)突出核心,加强学校课程实施管理
课程计划执行不到位,主要表现为:重视国家课程忽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重视笔测科目轻视非笔测科目的教学;重视学科课程轻视活动课程;重视课程的校内实施轻视课程的校外实施。
最近几次全县的期末学生综合素质笔测主要针对语文和数学两门学科,相当一部分学校也就只教这两门学科,村小学尤为突出,中心校即使开齐了课程,但是老师上课仍然把其他学科教学时间挪作他用,对其他学科教学应付了事,把语文、数学当“主科”,其他课当“副科”,受此影响,很多专业教师(如英语、计算机、艺术、体育等)都去上语文、数学了。县上不组织其他学科考试,学校居然也不组织考试,这是严重偏离素质教育的要求,严重偏离学校办学方向的行为。还有一些学校无视地方课程,不开课,没有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开展课外活动,没有保证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没有开设劳动课,没有组织师生参加必要的劳动,更不说开设校本课程了。 “学校的管理首先是思想的管理”,思想的偏离是最大的问题。我们从事的教育是为人一生打基础的教育,方向是何等的重要!教学管理与实施者要警醒!我强调以下四点:
1、认真制定学校的课程实施计划。
(1)要制定好方案并上报备案。学年初,所有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校都要根据教育部课程设置方案和《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修订稿)》及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学校学年课程(包括国家、地方、校本)实施计划,并报县教文局基础教育股备案。这项工作强调了多次,但是一直以来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从今年秋季起必须严格执行,每学年九月中旬上报。
(2)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制定好课程实施计划后,学校一定要按照计划的要求,开齐开足课程,不得挤占音、体、美、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教学时间,不得随意调整课程难度和赶超教学进度。学校课表要上班级墙面。
普高今年启动新课程改革,要合理有序地安排课程。高中一年级要按规定设置必修课程,然后逐步增设选修课程;按照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学校必须开齐各学科必修模块,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规划,为学生学习选修课程提供保障。学校必须开齐各学科选修ia模块,开足学时。学校应统筹开设选修ib模块,让学生有充分的选课空间,学生可跨班级选修。通江中学和通江二中应按“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指导表”的要求,开足选修ib的学时,其他普通高中学校应根据学校实际尽力开足选修ib的学时,供学生修习选修ib课程。为保证学生三年修满规定学分,高一开学时学校就要公布各模块学分,并指导学生规划三年中选修的模块。
2、认真搞好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县局最近转发了《四川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意见》,和转发的几个普高课改方面的文件一起放在了教文局的网站上,大家一定要认真研究并组织学习。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适应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实现课程模式的多样化,优化课程结构。各学校要制定好《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课程开发教师要制定出某一门具体的《校本课程纲要》和《校本课程说明》。各普通高中学校应结合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实际,积极开设丰富多样的选修Ⅱ课程,供学生选修。
3、认真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与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创新与实践的能力。省上下发了《四川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各学校应根据文件的有关要求,课时必须得到保证,不得挤占或挪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也可学习借鉴,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国防教育等专题教育的内容主要渗透在相关学科和活动中进行,也可以利用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开设专题讲座。
我重点说说科技教育。从总体来看我县的科技教育工作在全市是比较落后的,没有举办过全县的科技创新大赛,过去参加市以上大赛的成绩也一般,只有少数几个学校在积极参与,作品主要局限在科幻画上。这些表现证明我们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实践创新能力差、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加强科技教育刻不容缓,大家要抓好以下四点:一是要把科技教育和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二是要把科技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三是组建好科技兴趣小组;四是举办好一年一届的科技创新大赛。
(三)突出中心,加强教导处规范化建设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以教导处为中心,而不是以年级为中心。突出、强化教导处的教学管理中心地位,有利于加强教导处对教学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避免在一个学校出现多个教学管理中心的局面。加强教导处建设,突出中心地位,在学校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全面加强教导处的软硬件建设。
硬件方面的要求要根据学校的性质、规模等因素质来综合考虑,但是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保证的:一是要有办公室,即要有教导(务)处办公室、教科研办公室、年级组办公室等,学校可以没有校长办公室,但一定要有教导处办公室,没有教导处办公室的学校今年内必须建立;二是要有办公设备,如办公桌椅、电脑、文柜以及其他辅助设施。
重点就软件建设方面讲以下几点:
(1)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教导处工作涉及面广,头绪繁多,如果没有必要的管理组织机构,就会使各小组、各部门各行其是,从而影响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要建立以教导主任为组长的教学管理领导小组是学校的教学管理的决策机构,负责领导整个教学工作。在领导小组下设四个纵线的教学实施组织:一是学科教学线,即:教导处教学管理领导小组――年级备课组――年级学科备课组――本年级本学科教师,其主要任务是开展课堂教学工作。 二是教研科研线,即:教导处教学管理领导小组――学科教研组――本学科教师,其主要任务是开展教学研究(包括校本教研)。三是班级教学管理线,即:教导处教学管理领导小组――年级组――班主任――本班任课教师和学生。其主要任务是开展班级教学工作。 四是辅助教学线,即:教导处教学管理领导小组――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本处室工作人员,其主要任务是开展教学辅助工作。
(2)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教导处管理的规章制度系统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常规性规章制度。包括:教师教学常规;学生学习常规;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班主任聘任制度;新教师上岗培训制度;教师理论学习制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教导处工作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实验室工作制度;教师学生实验规范;图书室借书制度、赔偿制度;阅览室阅览规则等。二是职责性规章制度。包括:教导主任职责;教学管理分组负责人职责;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职责;实验员、图书管-理-员、阅览室工作人员、教务员、电教员工作职责等。 三是过程性规章制度。包括:集体备课制度;备课本检查制度;作业本批阅检查制度;听课评课制度;单元检测制度;学科知识竞赛制度;期末考试考查制度;班级教导会(或称教学质量分析会)制度;班主任经验交流制度;家访和家长会制度;教研活动制度;讲课比赛制度等。 四是总结性规章制度。包括: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选制度;学生、教师、教干评教制度;先进班集体和优秀班主任评选制度;优秀备课组、先进教研组评选制度;优秀教师评选制度;优秀教学成绩奖评定制度;优秀教学、科研成果评定制度;教师论文评选制度等。
(3)确定可行的教学计划。每学年的课程实施计划或方案是学校所有教学计划的总纲,在总纲的统领下制定好具体实施计划,一是每门学科老师要制定好学科教学计划;二是各学科教研组要制定好教学科研计划、三是各年级、班级制定好班级管理计划,四是图书、实验、电教等部门制定好辅助教学计划。
(4)构建灵敏的信息系统。在教导处管理中,为了实施有效的规范化管理,就必须形成灵敏的信息系统,从而使教导处的教学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取得最佳效果。形成灵敏的信息系统应该包括以下途径或方法: 一是检查。主要是不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和阶段性检查等。不定期检查包括:抽查备课本,抽查学生作业,随机听课,检查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等;定期检查包括:检查备课本,检查集体备课,检查作业批改,检查教师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等;阶段性检查包括:检查教师听课记录,检查集体备课,检查备课本,检查课外活动记录,检查教研活动记录等。二是调查。主要是召开各种调查会,实地考察,统计分析等。调查会包括: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召开班级教导会,召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班主任会,召开班长会,召开各种专题讨论会等;实地考察包括:深入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深入课堂和深入课外活动现场,进行家访或家长访校等;统计分析包括:根据单元检测成绩统计表,调查分析单元达标情况,根据期末考试考查成绩统计表,进行成绩分析,根据学生、教师、教干评教统计表,调查分析教师的工作情况,根据学困生、双困生档案,调查分析学困、双困生转化情况等。三是报告或汇报。主要是向教导处书面报告或汇报。包括:教研组汇报课题研究进行情况,提交课题研究报告,汇报教学论文撰写情况,上交教学论文,汇报本组某项活动如讲课比赛的组织开展情况,进行教研组工作总结等;班主任汇报本班召开家长会情况,本班开展开外活动情况等;备课组汇报集体备课情况,单元检测情况等;电教室汇报微机培训情况,图书室报告图书借阅情况,阅览室报告阅览起,实验室报告实验情况以及实验操作考试情况等。此外,教导处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取反馈信息。
(5)确立有效的考核体系。在教导处教学管理工作中,虽然计划、方案已经执行了,各项活动也开展了,但是如果没有评估和考核,就找不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也就不能根据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措施。如果不进行奖励、鼓励、表扬、表彰和教育、批评、惩罚,就不利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教学工作的继续开展。因此,教导处要确立有效的考核体系。有效的考核体系应该包括:教师工作考评细则,课堂教学评估方案,优秀教学成绩奖评选条例,优秀教学科研成果评定办法,教学论文评选办法,教研组工作评估细则,优秀备课组评选办法,优秀班集体、优秀班主任评选条例,学习标兵评选办法,优秀教师、优秀教研组长、优秀备课组长评选,班级进步奖,学困生转化奖等。
2、切实加强教导处的日常管理。
切实做好教导处的日常管理才能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才能及时准确地为学校领导提供决策依据。要切实做好以下日常工作:
(1)及时、准确收集、统计并上报基本信息。每学期开学后要迅速收集各类学生名册,统计在校学生、教师情况,校舍、设施情况,每学期开学后半个月内向基教股上报各类统计报表,上报表发到ad.ahsrst.cn中,上报表必须在表名中添加上学校的名称。为了提高信息反馈速度,基教股建了一个qq群,帐号123219491,请各中小学教务主任以学校名称加姓名的形式加入,以后除开正式文件外,基教股的相关信息都在qq上发布,相关工作大家可以在群里讨论。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演讲稿大全教学管理交流发言稿(精选15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