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家长会发言稿(精选14篇)(8)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1-0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再次感谢你们对学校、对班主任工作的支持,让我们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携起手来,为了孩子美好的明天,我们一起努力吧!

初二家长会发言稿精选篇3

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下午好:

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学校,共同来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情况,关心学校的发展,关注我们七年级2班的发展。你们的到来,给了我在以后班主任中作中增添信心,因为我相信,家庭和学校的合作教育是学生学习生活取得进步的决定因素。其次就是学生自身的努力因素。

一、现状介绍

首先,想向各位家长汇报一下学生上学期以及这学期开学后近来的学习、纪律等各方面的情况。自从新学期开学以后,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学习习惯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

这都是家长们平时对孩子教育的成果表现。再次我非常感谢各位家长对学生教育工作的支持。希望,在以后的学期里每一位家长继续做好时时处处看到和关心自己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多表扬、激励,让每个孩子都看到自己优势,认识自我、表现自我,从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快乐。

二、共同关注的几个问题:

1、青春期的问题:

“有人说,13岁是风,14岁是雨,15岁是雾,16岁是花。12-16岁年龄段 上,教育学和心理学把这一阶段称为“少年期”这段时间上,心理和生理变化比较迅速,身心各方面都比较矛盾。父母要高度重视对这一关键期和危险期的监护和把关。这一时期他们精力充沛,好奇心强,任何事总想试一试,但他们的愿望与自己的实际能力是有很大的矛盾的,他们的独立性增强了,总想摆脱对教师和家长的信赖,总认为自己不是孩子了。有事不愿和父母及师长交流,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和同龄人诉说又冒着曝光的危险,所以他们感觉没有朋友没有人可以理解他们,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他们的情感很脆弱,最容易冲动,做事也很莽撞,后果意识能力差。这一时期的另一显著特点是生理发育的逐步成熟,在这一时期,作为家长要高度重视,冲动是他们这个时期的最大特征,好奇是他们一生中的高峰。他们虽达不到辨析是非的能力,但很自信,自我抑制能力在这段时间最低。所以父母和老师,一定要加强教育和引导。

2、安全问题:

首先:交通安全。上学放学期间,结伴而行。遵守交通规则。课间禁止打闹,在校学校教育,在家家长教育,以保证自身的安全。

其次:是饮食安全。学生在校吃零食的较多。但有的学生吃成了习惯,不吃似乎少了些什么,一种原因是没有吃早饭,所以强调,也为了我班的管理,更为了您孩子的身体健康,请让孩子吃早餐。 少吃或不吃零食。

再次:学生上网问题。孩子上网大多是两种:一是游戏,一是聊天,来做学问的少之又少,他们筛选信息的能力,抵挡诱惑的能力都很差,如果家里有网络,建议孩子上网时有家长监督。

三、学生的家庭教育。

我们在家庭内要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这次家长会,我主要谈怎样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进行教育和沟通。

(一)理智爱子的问题(参考资料)

溺爱是误入孩子口中的毒药,溺爱是一种本能的爱,真正的爱是理智高尚的爱,吃喝拉撒睡是爱,教子吃苦教子成材更是爱。孩子在同样的年龄段里,同时走进同一的学校,在同样的班级里就读,授课的时间是相同的,教育环境是一致的,教育规则是一致的,然而接受教育的效果则是区别很大的,这种大优大劣分化的原因。并不在于学校教育质量,而在于家庭教育的配合上。所以只强调学校教育质量,而不检查自己家庭教育配合的家长,一定是教育知识空白的家长。

(二)让孩子明确学习是一种责任

我首先明确告诉我的学生:学习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再累、再苦你也要承担的责任。这种责任与你的学习努力程度成正比,你要为你、你的家人,甚至你的后代,担当这种责任。

(三)为了无近忧,请您多远虑。

家庭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许多家长,往往到了初三,等到事情不可收拾了再跑到学校求老师,或者埋怨学校的教育不负责。殊不知种子是在初一的时候就播下的,到了木已成舟的地步,老师,家长都没有办法了。此事务必引起家长的警惕。所以,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从初一起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认识。我认为:一个学生,初中毕业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如果对学生只提出初中毕业的要求,这个学生绝对毕不了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松一尺,学生对自己的要求松一丈。各位家长,各人对自己的孩子心中都有数,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孩子只能达到初中毕业的程度,请你对他提出读完大学的要求。孩子的前途,不要给他安排,让他自己去奋斗!我常常听到一些家长说:“等我的孩子初中毕业,就给他找个工作”。这种家长的孩子,到了初三,就成了老师感到头疼的对象。所以,在初一时,一定要给家长打打这个预防针。

(四)、分数上,多关心,小细节,多留心。

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内容和实际进步程度,家长要多询问孩子最近学习了什么掌握得如何。及时了解学生的各科的学习情况,各科测试如出现不及格现象,就要引起你们的足够重视,家长、老师、孩子一道想办法一定要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因为这时孩子这门课没有达到最基本的要求,若不能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将会导致孩子这门课跟不上,上课听不懂,形成恶性循环,最终是厌学或不学这门课,上课无事可做,便会找事去做,这样不仅学习上不去,而且易惹出事非来。在这儿我们有一些家长似乎对孩子的成绩已经麻木,因为每次都在不及格线之下,因为小学就有这样的分数在眼前晃动,久而久之,对初中的得到的不及格线下分数也只有默认,就因为这样一次一次的默认,才导至了孩子的无所谓,考试不重要,分数多少无所谓,这样下去,做为家长的你们每天那样的辛苦工作,在孩子将来的泪水中发黄,所以,我们现在的努力,辛苦是为了孩子,既然这样,那我们更要努力的管理孩子。也许此时我说的分数最能振憾我们的家长,因为我也处在深深的忧虑中:

怎么办,我的家长们,您的孩子将来能张开双翅飞向天空吗?我的学生明天能承担起肩膀上的责任吗?当我这样想的时候,课上的他们仍然在闹着,玩着,乐着他们的乐。怎么办?我认为一定是学校,家庭,学生三者的合力才能解决的,所以请您多同任课教师取得联系,准确及时地掌握你孩子的各科学习情况,同时交流对孩子的管理方法。这样的话你就能有针对性地向你的孩子指出他存在的问题,要比你泛泛地对他说好好学要强百倍。好处:使任课教师更了解你的孩子;使孩子非常重视任课教师对他的评价;使任课教师的管理更有力。

四、十留心:

? 1、在外留宿;

? 2、回家很迟;

? 3、带同学住宿;

? 4、打电话时间长,次数多;

? 5、受伤回家;

? 6、超消费;

? 7、超出友谊交往;

? 8、成绩突然下降,

? 9、穿奇装异服,爱好打扮,或沉默寡言;

? 10、爱玩游戏。

五、十条建议:

一、经常给孩子制订几个容易达到的小目标,这样可以使孩子感觉到能够做到,树立孩子自信心,从而有利于孩子发挥出潜能。象摘果了一样。

二、刺激孩子的学习欲望,要抓住生活中的各种机会让孩子练习。特别是做人的道理。

三、帮助孩子树立责任心,让学生学会洗碗,洗自己的衣服,整理自己的床铺,用具,尽到自己的那份责任。

四、学着感恩,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学校,感谢自己能健康的生活着。

五、孩子面前做表率。孩子学习,你也学习,孩子不学习,你要带动孩子来学习。

六、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贬低老师。

七、订下家庭学习规矩,并且自始至终执行,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息习惯。

八、养成说到做到的习惯,心里有数,每天上学去做什么,比如说明天交费,那你一定要重视起来,养成雷厉风行的习惯。做心责任在心中。

九、引导孩子提出问题,要培养孩子多问为什么。

十、要使孩子重视上学,尽量避免孩子缺课的情况发生。

看过初二家长会发言稿精选的人还看了:

篇14:初二家长会发言稿

我们今天在这里召开家长会,感谢大家的光临、今天的会议有三个议程:

1、结合这阶段学生的表现情况作一反映

2、科任老师介绍各科学习情况

3、自由发言交流

初二是一个平稳的发展时期,没有了初一对中学生活的新奇与暂时压力,也没有初三面临毕业升学择业的两难选择的压力,处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这一时期是潜心学习的时期,也是一个产生剧烈变化的时期,更是一个危险的时期,也是一个爬坡的时期,是一个分水岭

这一时期的学生具有以下特点:

他们正处在14--16岁年龄段上,教育家和心里学家把着一时期称“少年期”,在这段时间上,心理和生理变化比较迅速,身心各方面都比较矛盾,父母应高度重视这一关键时期和危险期的爱护和把关、这一时期的孩子精力充沛,好奇心强,任何事都想试一试,但愿望与实际能力有很大的矛盾,独立性增强,有事不愿和父母交流,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喜欢和同龄人诉说,他们感觉没有朋友就没有人理解他们、特别是女孩,这种感觉会更加强烈,他们情感脆弱,最容易冲动,做事莽撞,后果意识能力差

另一特点,生理发育逐步成熟,一方面为自己身体各部分的发育感到新奇,另一方面又充满羞涩和不安,不愿让父母亲进自己的房间,有自己的秘密了、心理上的表现是容易兴奋和冲动,神经敏感,产生了爱情的萌芽,大多数早恋的孩子就发生在这一时期、家长们应高度重视,绝不能有不良的刺激对孩子产生影响,特别是性感之类的刺激,要注意家庭生活到电影电视节目,一定要有适当的选择,因为冲动是他们这个时期的最大特征,好奇是他们一生的高峰、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自我抑制能力在这个阶段最低,所以父母老师一定要加以引导和教育

这一时期的两大特征:

1、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有了发展

2、独立性和差别性已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他们不满足于老师和课本中的解释,喜欢争论,在家长面前更是如此、有时很片面,横有主见,有时过分自信、家长和老师总是觉得这个时期的孩子不如小时候听话,很喜欢顶嘴,所以父母骂他们“越大越调皮”、实际上用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的观点来分析,这是一种心理反映、是人生的第二反抗高潮的具体表现、这时候父母应在教育方式上讲道理,态度不能粗暴,语言不要挖苦,要讲究分寸,用小学时期的简单说教是不行的,父母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水平,使他们提高认识,明白道理,和家长统一认识、只有从内心服了教育才会有效果

针对以上学生特点、我强调以下几个问题:

1、强化家庭教育意识,努力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孩子是未来,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是人一生的幸福、错误和不良的家庭教育就是自己晚年的痛苦和辛酸,未来是一个文明平等竞争的时代,若不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就难于在激烈的竞争中维持自己、人生最大的烦恼莫过于儿女不成器、为人一生莫过于儿女有才有德、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有一个不成定论的公式,现在多付出一点,尽到自己的努力和责任,否则就会欠帐,欠帐越多就要还债、还债有三个方面:一是升学,二是就业,三是婚姻、有些父母只考虑自己的快乐和享受,不注意教育付出、应此就不能一代胜过一代

2、努力培养孩子的智力和素质,适应世界和社会变革潮流

用知识爆炸已经不能够形容现在知识的迅速发展了、教材逐年改革、对家长也提出了一个问题、要配合学校的教育把孩子的智力开发训练好就教育的潜在力分析、学校教育的潜在力远不及家庭教育、就目前人的成长规律和生活习惯而言,人的素质能力从家庭的童年时代便开始了大幅度的拉开差距,因此家庭的文化层次和教育形式的影响差别是很大的`

3、理智爱子问题,

大文学家高尔基说过:“溺爱是误入孩子口中的毒药,如果仅仅是为了爱连老母鸡都能做到这一点”溺爱是一种低本能的爱,真正的爱是理智的高尚的爱,吃喝拉撒睡是爱,孩子吃苦,教子成材更是爱

4、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配合的问题、

作为家长应该明白孩子的智力基础和品德基础是在家庭中奠定的,人的智力和品质是在家庭的塑造下成型的、学校是接过这块毛坯继续加工的,从家庭,幼儿园,小学到初中,这是第四棒,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倘若没有良好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配合,再好的老师和学校都不可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

学校教育是群体性,家庭教育是单个性、孩子在同样的年龄段中同时走进同一个学校,在同一个班里就读、授课的时间是相同的,教化环境是一样的、然而接受教育的效果却大不相同、这种大优大劣的分化原因并不在与学校教育质量、而是在与家庭教育的配合上、

5、父母要全面准确估计孩子的智力

错误和不准确的估计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成绩、家长不可用现在的分数和小学比,也不可拿自家的孩子与别人相比、这样有时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6、认识到家庭教育是一项艰苦而细致的长期教育工程、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演讲稿大全初二数学家长会发言稿(精选14篇)(8)在线全文阅读。

初二数学家长会发言稿(精选14篇)(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shiyong/183316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