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考文献:
1.鲁景超.关于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写给“纪念人民广播播音七十年”[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04):126-129.
2.罗幸.新传媒时代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以播音主持专业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1(09):159-160.
播音主持与新媒体的融合论文
摘要:广播电视播音主持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变化发展,新媒体的出现构成了冲击,也可以提供一定的辅助。要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由此来更好的优化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赢得更广的社会效益。本文从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与新媒体的融合角度出发,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发展参考。
关键词:广播电视播音主持;新媒体;融合
新媒体盛行之下,传统的媒体从业人员也需要不断的有媒体融合意识,提升自身对新媒体的适应能力。新媒体主要是有别于传统电视、广播、报刊以外的网络媒体。新媒体因为电脑、电视、智能手机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扩张,赢得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可。在该背景下,传统广播电视播音主持需要适应新时代氛围,合理的利用自身优势,提升职业应对能力。
一、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常见问题
(一)节目形式滞后
新媒体环境不同于传统媒体环境,节目形式多种多样,新颖创意的内容更多,同时对受众的感官刺激更强烈。一个节目如果不能在数秒或者几分钟达到有效的吸引刺激,节目内容缺乏高浓缩性,受众将不会持续的关注。当下的受众注意力集中能力更弱,需要不断的通过兴趣点来激发受众的关注动力。但是在传统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中,整体的节目较为单板,对内容、形式审核更为严格,强调表述的字正腔圆,主持人只是编导在节目实现上的一种能工具,缺乏自主意识。部分主持人,对整体节目的掌握缺乏足够的能力,由于更多的依赖于编导的指引,因此更多会陷入照本宣科等状况,缺乏自主灵活性的把控。主持人自身缺乏强烈的魅力吸引受众。但是在新媒体平台中,很多主持人是整个节目的策划者与执行者,他们清楚的知道受众要什么,每个节目本身受关注点的情况都清楚的掌握,能够有效的发挥自身优势来吸引受众,意识节目本身的节奏把控方法。
(二)缺乏与受众的亲近感
在传统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影响下,主持人更多属于单向性的传播内容,但是却无法知晓观众的实际感受与需求。新媒体时代与观众互动更为强烈,甚至很多处于在线实时互动,十分清楚受众的想法。虽然有些传统媒体开始运用新媒体平台辅助工作开展,但是整体的利用性不高,无法发挥融媒体的实际价值。不能更好的挖掘与观众互动的价值,了解观众情况过于片面。对于沉默的大多数观众想法仍旧缺乏实际的了解。真正在媒体上互动的观众只能代表部分意见,大量的情况被淹没。在主持风格上,部分过于严肃刻板,缺乏幽默趣味的亲近感节目氛围。
二、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与新媒体的'融合
(一)保持亲民风格
新媒体的特点就在于接地气,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不再是刻板严肃的宣传工具,而是一种满足人们生活趣味,休闲娱乐或者直白有价值信息获取的方法。对于这种特性,广播电视播音主持需要依据实际节目定位做好调整,在表述中需要保持更为直白、趣味、亲切的方式,避免过于深奥,减少受众考虑话外音的时间,让受众更为直接快速的掌握你的要点。要说出受众群体的心声,当然受众群体多种多样,因此要针对大众型或者针对性的说明,表达真实,避免虚情假意。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必要的舆论引导。真实不代表就要丧失舆论正面引导。传统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能够继续存在,其与新媒体非专业人员相比,其价值在于正向积极的舆论导向意识与能力,体现主持的专业性,不是信口开河。因此,在专业的基础上,能够适度的切合民众真实的感受与生活内容,找出其中的趣味以及意味深长的点做节目效果的营造。避免生涩难懂,一方面要有文化底蕴内涵,另一方面要做好文化内涵的通俗、趣味阐述转化。让有更高文化需求的人感受节目的底蕴,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内容,让主持的内容传播到更广的范围。让节目本身有“人味”,而不是呆板机械的表达。
(二)注重与受众互动
要积极的利用各种新媒体方式与受众互动,无论是微博、微信还是其他互联网平台,需要方便受众实时互动,及时的掌握受众的感受。或者抛出与节目有关的生活话题引发受众的反馈。甚至可以通过互动来了解受众具体从事什么职业、年龄、兴趣爱好、节目接收方式、节目收听收看习惯等,这样可以有效的帮助主持工作更为合理的定位与执行。一般情况下,当下最适合运用微信、微博互动,这种互动方式不会占用过多的节目成本,操作便捷,同时这种新媒体形式人们广泛运用,受众面更广。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积累节目本身的粉丝量,为后续节目的推广提供基础。甚至可以在这些平台上做节目预告与宣传,也可以通过多种活动来做粉丝调查活动,更了解粉丝的需求。也可以通过发送的内容来观察粉丝的喜好,为节目的开展提供一定数据信息的支持。在节目过程中,可以通过一定趣味话题的抛出来吸引粉丝参与。这种话题需要有较大的趣味性与分享诉求,同时也要让粉丝有话可说,避免曲高和寡。同时可以将粉丝反馈的情况成为节目本身的一部分,将有才的粉丝回答加入到节目中,分享给更多的受众。粉丝的力量实质上是很巨大的,同时粉丝中也有较多的藏龙卧虎之人,很多人都是各方面的专才,有着表达、思维方面的优势,可以有效的借用这种优势来弥补节目本身内容的不足,同时也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主持人可以通过与粉丝的互动来增长自身的见识,更好的了解粉丝与广阔社会的各个层面细节,对后续主持工作的成熟提供帮助。甚至可以通过粉丝的反馈来了解节目走向的需求,甚至可以启发主持人掌握主持工作的创意。将粉丝普遍反馈的内容作为工作参考信息,一旦大量人群在反映有关问题,势必表面该情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属于节目本身挖掘出的社会热点问题,其参考信息更高。同时也需要做好信息的反馈保密,避免将不合时宜的内容公开,要维护粉丝的感受,避免对粉丝心理上的冲撞。如果形成心理冲撞不适感,会引发相同类型的粉丝在节目上产生负面情绪。
(三)注重舆论正面引导
作为主持人,要充分的意识自己面对着大量的受众,每个人达到想法多种多样,虽然不可避免的构成部分人想法的冲撞,但是要尽可能的保持在安全范围内,避免因为语言不当引发的负面社会问题。要注重表达上三观的正确,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安全性。同时避免对底层民众的讥讽,底层普通老百姓在某些方面会有更脆弱的情感承受能力,同时也有自身社会阶层的局限性,不能因为阶层局限而随意的嘲弄,避免引发社会某些阶层之间的矛盾。要积极的传播正面的思考,虽然要接地气,但是不是接触基层的“恶气恶习”,要将生活中朴实、温暖、趣味的部分播散出来,形成良性的社会影响。作为专业媒体从业人员,需要有专业媒体从业人员的素养。虽然新媒体广泛盛行,但是并不一定代表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只有坚持正面的舆论导向,才能获得社会上更多且更持久的认可,符合社会主旋律需求,同时也肩负起作为媒体的自身社会职责。保持正向的舆论导向不仅是国家宣传部门的要求,同时也是社会的共识,是构建一个良好社会的基础,让媒体自身发挥正面社会影响力的价值。
三、结束语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转变风格与方式,从而更好的与时俱进,保持与时代情况下受众的需求,同时在赢得受众认可的情况下做好社会舆论导向的媒体角色。要充分的运用新媒体各种形式来丰富节目本身的内容与形式,同时促进与受众的互动,建立自身的粉丝文化与社会效益。要充分的注重粉丝运用的运用,甚至可以通过粉丝去带动社会的正面影响与潮流,发挥媒体自身的一种社会正面影响力。充分的让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为传统媒体发展提供辅助。
参考文献:
[1]曾凡祎.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开展[J].新商务周刊,2017,(19):200.D.
[2]童猛.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开展[J].新闻研究导刊,2016,7(21):142.
[3]赵丰.探究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开展[J].魅力中国,2017(15):367.
全媒体语境中电视播音主持发展研究论文
摘要:互联网时代全面到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速融合,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对于电视播音主持工作而言,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如何更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是当前摆在电视播音主持面前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全媒体语境下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的出现对电视播音主持带来了新的方法借鉴,本文对全媒体语境中电视播音主持发展现状和发展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希望为不断提升电视播音主持整体节目质量提供有益参考或者借鉴。
关键词:电视播音主持;发展;全媒体语境;措施
信息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拓展了媒体行业的发展路径,丰富了发展形式和传播渠道,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逐渐打破僵局,加强互相融合,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对于电视播音主持而言,需要紧跟形势变化,以公众需求为基本出发点进行节目创新,才能更好地提高节目的吸引力和关注度,更好地实现新闻信息的全覆盖和广传播。加强全媒体语境中电视播音主持发展探究,对推动媒体行业可持续发展和深度融合,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全媒体语境中电视播音主持发展现状分析
全媒体是指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全媒体传播不仅仅涉及到媒体形态、传播形式和方式的变化,对信息产生方式和传播理念等方面也需要不断创新。全媒体背景下传统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和网络、通信卫星等媒介互相融合和渗透,从而极大地满足了公众对信息的需求,传播范围、传播内容和传播时效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全媒体语境中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新媒体相比较,传统媒体在传播内容、传播手段和方式以及互动交流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性,在时效性等方面也相对滞后,这些都不利于传统媒体的长远发展。只有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积极融入全媒体语境中,才能找到更广泛的发展之路。对于电视播音主持而言,是传统电视媒体衍生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全媒体语境发现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境和挑战。电视播音节目是传播党和国家有关政策、播放民生新闻栏目等重要的载体和平台,对于主持人要求也非常高,专业性要强,行为举止、表达方式等都需要进行专业培训,很长时间以来这些都是其他媒体所不能比拟的优势。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对于电视播音主持而言,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
1.单项传播模式影响互动。
电视播音主持,往往都是由主持人进行播读,将信息传递给公众,全媒体语境下,信息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广,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传统播音主持单向互动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他们更希望以一种交互的方式进行交流,同时对电视播音主持的随机应变和现场气氛调动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电视播音主持风格过于单一。
对于电视播音主持栏目而言,风格相对比较固化,采用既定的制播方式层层进行信息整合,从而让电视播音主持人以播报的形式进行信息传递,全媒体语境中信息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单一的电视播音主持风格,会让公众产生审美疲劳,也难以发挥电视播音主持人的独有风格和鲜明的播报特征,所以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创新。
3.受众层次方面需要进一步细分。
全媒体语境中不同的受众群体关注的信息渠道不一样,对受众层次进行进一步细分,从而针对性满足个性化需求,成为媒体行业发展的新主流。但是对于电视播音主持而言,受众群体比较复杂,加上节目定位要求,难以对受众群体进行进一步细分,从而导致很多客户流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视播音主持节目的影响力。
二、全媒体语境中电视播音主持长远发展对策
为了更好地适应全媒体发展态势,推动电视播音主持节目长远发展,电视播音主持节目就需要在内容、定位、传播渠道和风格打造等方面不断优化和创新,具体发展对策建议如下:
1.主动适应新形势,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
电视播音主持人是电视播音主持栏目的主力军,所以首先应当转变电视播音主持人的.思想观念,让他们意识到形势的严峻性和改革的必要性,从而立足实际,紧跟形势变化,既要加强和内部其他环节之间的沟通衔接,第一时间掌握现场资讯,及时进行信息发布,提高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新鲜感,同时还要加强和公众的互动讨论,可以通过在线连接现场群众或者听众,或者进行直接现场对话等方式,和公众建立实时对话通道,适当增加和引入一些点评等,从而提高报道的现场感和深度。此外,在播报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紧密联系实事等进行独家评论和评价,适当地进行情感流露,从而引发公众的共鸣,进一步提升传播效果。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演讲稿大全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的人才需求与培养论文(通用12篇)(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