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学法用法,提高了依法执政的水平
县委按照执政为民的要求和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带头学法守法、用法,依法执政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一是带头学法守法。常委班子成员参加市县的中心组学习、领导干部双休日课学堂,带头学习《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参加《宪法修正案》等法律知识讲座和《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培训班,参加了“四五”普法考试,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法律意识和素质得到提高。二是严格依法决策办事。县委出台每一项决策、政策之前均由相关部门进行了严格的法制把关,确保了决策、政策的合法性。同时十分注重将依法行政贯穿到各项工作中,落实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特别是在拆迁安置、处置突发事件、企业改制、信访维稳等工作中,坚持严格依法依规办事,既充分保证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又严厉打击乘机乱事的不法行为,有效地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县委的权威。三是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常委会专题研究法制建设的有关工作,加强了基层法制宣传站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在全社会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积极营造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良好环境,逐步形成了与建设法治政府相适应的社会氛围。
五、统筹协调,促进了社会全面进步
县委常委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五个统筹”,坚持以民为本,实现了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一是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在发展的指导思想上,制定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分类指导乡镇发展,支持优势地区率先发展。同时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更加注重优势乡镇对周边偏远贫困乡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了对困难乡镇的扶持力度,增设了困难乡镇的农田水利及基础设施项目,适当调高县级以奖代补的比例,积极引导相关产业向困难乡镇转移,充分调动了全县乡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更加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推进宣传、文化、教育、计生、卫生、环保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被上级授予“全省普九巩固提高工作先进县”、“全国生态示范区”、“省级卫生县城”等光荣称号。就业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农村特困救助全面启动,开展“一帮一”扶贫活动,弱势群体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深入开展“平安望城”创建活动,派遣千名干部下基层,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确保了社会大局稳定。三是更加注重政治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不断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在研究一些重大问题时,广泛采纳各级各部门意见,使决策能反映和兼顾各方意见,形成了团结协作、民主议事的政治氛围。
六、廉洁自律,增强了拒腐防变能力
县委坚持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党的建设头等大事来抓。一是切实加强了思想教育。常委班子以身作则,带头学习两个《条例》及省市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系列规定,认真开展“读廉文、思反腐”“双提醒”活动,举办了“雷锋家乡干群谈权力”研讨会,进一步筑牢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二是切实抓好了制度建设。县委先后建立健全了《重大工程招投标工作制度》、《领导干部出国(境)审批程序》、《全县党政机关工作人员通信话费补贴办法》、《公务用小汽车管理办法》及红包礼金登记制度等,规定重大工程必须依法严格进行招投标,出国境、新购小汽车、超标准报销手机话费必须到各级廉洁自律办审批,重大事项必须到各级廉政办申报;规定收缴红包礼金在规定的时间内主动上交者,不追究纪律责任并为其保密,否则从严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这些制度的完善,加强了对腐败的源头治理。三是切实加大了监督、查处力度。县委班子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结合自身实际,常委班子和常委个人分别制订了具体整改措施。聘请民主党派、无党派知名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任廉政监督员和特邀监察员,监督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违纪违法行为。同时,县委积极支持纪委办案,对严重违纪行为,态度坚决,决不姑息迁就。截至11月底,全县党政领导干部拒收、清退、上交红包礼金80多万元,46人次登记上交红包礼金40.9万元,其中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30人次,计36.12万余元;查处各类违纪案件67起、大要案28件,移送司法机关5件。收到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应有效果。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反腐倡廉在县委七届四次全会上的述职述廉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